海天一体实验室(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海运学院海天一体实验室,对外开放,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开展航海科普教育。积极宣传航海科技及文化教育并定期开展海船船员技能培训等活动。
天津理工大学海运学院海天一体实验室,对外开放,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开展航海科普教育。积极宣传航海科技及文化教育并定期开展海船船员技能培训等活动。
游船码头由中远海运航运服务有限公司申报,由天津市航海学会推荐,于2020年11月16日经中国航海学会九届二次届事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命名为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教育基地。
天津中远海运游船码头(原天远船务)成立于80年代,现隶属于中远海运集团旗下天津中远海运航运服务有限公司,公司坐落于滨海新区塘沽渤海石油路191号,海域使用面积10亩。
码头坐落于距离新港船闸仅100多米的海河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漂亮的陆基环境、3.5米宽的栈桥、1000余平米的多功能大厅、300余米海岸线、240多客位的海上游轮等硬件配置,可作为会议、培训、夏令营、航海教育等活动的基地。
码头注重与所在地的社区、学校、部队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固定联系和科普工作制度,合作开展社会化科普活动;注重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吸纳和使用社会各方面的优秀科普资源,自主开发具有特色的科普展教活动。该基地的海上走廊展示了几十种船舶模型,吸引广大青少年前来参观学习船舶知识,了解码头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由青岛银海旅游集团公司推荐,于2020年11月16日经中国航海学会九届二次届事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命名为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教育基地。
公司创立于2004年7月,位于青岛市中心黄金海岸线东海中路,是中国北方地区第一家游艇停泊港。公司现拥有陆域面积8万平方米,海域面积8.7万平方米。港池设有366个船艇泊位。公司下设青岛银海游艇帆船驾驶培训学校、青岛银海帆船运动俱乐部和青岛银海青少年海洋科普学校三个民办非企业单位。
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航海教育、科普工作和帆船运动。公司拥有以航海文化、海洋文化、自然文化、奥运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主题景观,拥有丰富的航海科普教育资源。
在成立至今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基地命名荣誉,包括“中国水准零点地标”、“全国青少年帆船帆板训练基地”、“中国大帆船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
航海训练与工程实践中心由大连海事大学申报并推荐,于2020年11月16日经中国航海学会九届二次届事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命名为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教育基地。
航海训练与工程实践中心是大连海大重要的航海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交通运输部先后投资上亿元用于教学港池、教学实验楼以及教学设备等建设,先后建成教学专用港池及码头、水上求生训练馆、大型船舶消防舱等设施。中心现有陆地面积近50000平方米,水域面积40000余平方米,并拥有教学实验楼两栋,实验室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1000多台(套)。1995年,中心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目前,中心设有海上求生、船舶消防、海上急救、船体结构、堵漏操作、起货设备、系泊作业、帆缆作业等10余个专用实验室,还拥有专用的船舶消防模拟训练舱、船舶模拟驾驶台及联合作业训练架等大型训练设施,以及大量帆船、皮划艇、龙舟等水上运动器材。中心的宗旨是为我国航运事业培养大批高水平的实践型人才。中心作为海事局指定的船员专业培训基地,除开展各类水上技能培训外,还开展了大量帆船、皮划艇、海上求生表演等充满航海特色的水上运动活动,吸引了大批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的参与。
航海技术科普教育基地由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申报,由天津市航海学会推荐,于2020年11月16日经中国航海学会九届二次届事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命名为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教育基地。
该学院隶属于天津市教委,坐落于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雅深路8号。主要航海科普资源包括:航海模拟器、天象馆数字播放系统、轮机模拟器、轮机模拟机舱等先进设备及专业的讲解人员。
近年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坚持组织各类航海科普教育活动,包括组织南开区华夏小学到校参观航海模拟器、到天象馆实训室学习旗语、绳结等;在科技活动周及职教周期间对外开放航海模拟器、天象馆实训室等,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由福建省航海学会推荐,于2020年11月16日经中国航海学会九届二次届事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命名为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教育基地。
学院溯源于1866年创办的中国近代官办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船政学堂,至今已有154年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轫地。学堂曾培养出启蒙思想家严复、民族英雄邓世昌、铁路之父詹天佑等一大批具有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精神的英才,他们为推动近代中国海权、教育以及科技方面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经教育部批准,学院自2020年初开始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以下简称“双高”建设),建设期至2023年12月。航海技术专业群是学院“双高”建设重点打造的两个核心专业群之一,建设投资预算达1.7亿余元。其中,针对建设航海类科普基地、船政文化研学中心、海洋科技资讯中心等社会服务、科技创新平台的预算逾3000万元。
船员安全体感训练中心由中远海运船员管理天津分公司申报,由天津市航海学会推荐,于2020年11月16日经中国航海学会九届二次届事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命名为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教育基地。
船员安全体感训练中心包括室内模块、室外模块和培训教室三个部分。室内模块占地492平米,主要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展区、船舶综合体验区、甲板综合作业体验区、机舱综合作业体验区、多媒体互动区5个主要区域;室外模块占地122平米,主要包括人员高空坠落、重物打击安全帽、工作鞋、垃圾吊运、封闭舱室进入及救助、开口翻越等近30项船舶综合安全体验模块;船员培训教室占地103平米,可容纳60人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培训。
安全体感训练中心自2017年建成至今已经完成上百次船员培训和外部参观接待任务,培训船员8000多人次,接待参观人员1000多人次。今后该中心将加强航海科普教育工作,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组织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前来参观体验,了解和掌握有关船舶安全与航海方面的知识。
12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新时代·大航海·强国梦”智能航运与新基建峰会上,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发表主旨演讲《国内外智能航运新进展》。
2020年12月10日,2019-2020学年中国航海学会-张荣发基金会助学金颁发仪式在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和该助学金倡议者徐祖远出席了颁发仪式,仪式中嘉宾和现场学生做了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勉励学生积极投身于航海事业,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出一份力量,成为航运业的优秀人才。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闫晓波宣读了受助的学生名单。仪式由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施祝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