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学会
微信公众号
现任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主任,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处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现任大连海事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轮机工程、船舶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研究。
兼任科技部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科技部“海底工程技术与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能源与交通学部委员、极地科技部际协调委员会暨极地科技专家委员会成员、交通运输部部长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新型智库联盟执行理事长、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主持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30余项,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6项省部级科技奖,发表9篇交通、通信等领域文章获得中央、省部级领导批示,多次担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评审专家。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981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广州远洋运输公司船员,广州远洋运输公司集运部科长,中远集团中集总部箱运部部长,上海海兴轮船股份有限公司集装箱运输顾问,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党委委员,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16年1月起任现职。黄小文同志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硕士学位。
邓仁杰,男,汉族,1970年2月生,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生,199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10月参加工作。
历任交通部办公厅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湖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湖南省委副秘书长,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现任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刘书斌,男,1965年1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正高级经济师,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历任交通运输部机关服务中心人事劳资处处长,交通运输部人事劳动司综合处调研员、副处长、处长,交通运输部人事劳动司机构编制管理处处长(期间挂职任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局长助理兼组织部部长、人事教育处处长),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党委委员等职务。现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
孙峰,男,1965年2月出生,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中国船级社社长、党委副书记。
1987年加入中国船级社,先后担任中国中国船级社大连分社修造部副经理、市场部经理、副总经理、中国船级社总部入级船舶事业部副主任、中国船级社副社长、党委副书记等职。现任中国船级社社长、党委副书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目前担任科技部“十四五”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重点专项专家委员会水运方向专家组长、工信部“造船强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以及工程院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
孙峰同志秉承“技术立社”的方针,注重船级社技术能力的建设,坚持技术能力是船级社业务发展的核心,科技创新是船级社技术能力提升的关键。推动组建了中国船级社科创试验中心,推动安全、绿色、智能实验室的成立。
2020年12月29日上午,中国航海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党委在学会412会议室召开了第八次党委会,会后组织了第五次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委书记何建中同志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张宝晨同志,纪检委员曹迪同志,党委委员莫鉴辉同志、潘伟同志、闫晓波同志出席会议。
党委会议传达了交通运输部刘小明副部长在学会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研究了2021年中国航海学会党建工作要点;审议了相关人事问题。
随后,各党委委员参加了第五次党委中心组学习。本次学习主题是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会议精神和传达202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党委委员莫鉴辉同志围绕学习内容作了重点发言。
何建中书记结合学习主题提出学会下一步围绕主题需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是关于新发展阶段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研究;二是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三是智慧交通运输的发展;四是绿色交通的发展;五是水上本质安全的发展;六是治理体系问题;七是邮轮经济的发展。
岁月更替,华章日新。值此2021年即将到来之际。我谨代表中国航海学会理事会,向全国航海学会会员、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航海爱好者以及关心支持中国航海学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新年祝福!
2020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中国航海学会砥砺奋进、成果丰硕的一年。一年来,在中国科协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航海学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引领广大
会员、航海科技工作者、航海爱好者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自觉服务国家战略,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贡献智慧力量,有力推动了我国航海领域的科技进步。
航海学院是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与山东通达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采用混合所有制模式创办的特色二级学院,现开设航海类专业3个,组建成服务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经略海洋和军民融合的现代航海专业群。航海学院经过了交通运输部示范校、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和优质校三次重点建设,承担了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全国首批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和山东省首批混合所有制举办特色二级学院的三个试点,现已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职专业群。
航海学院专业建设成果丰硕、教育教学质量高,实训条件优越,拥有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和山东海事局共建的江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山东(潍坊)船员考试评估中心,建有先进的270度航海模拟器、轮机模拟器、电子海图室、无纸化考试中心、素质拓展基地等33个实训室(基地)。实训场地总面积8000余平米,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校外与海军某训练基地、中远海运等50余家单位建立了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训需要。
近年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大力开展校园科普工作,积极组织航海文化知识讲座以及消防知识普及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