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事部门首次利用卫星遥感开展海上碍航养殖系统性普查

记者从烟台海事局获悉,日前,该局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辖区2.25万平方公里海域开展全范围监测,完成了辖区年度首轮碍航养殖卫星遥感普查工作,发现碍航养殖分布面积约30平方公里,这也是海事系统首次利用卫星遥感对海上碍航养殖进行的系统普查。

烟台海事局拥有海事系统唯一的卫星遥感监视监测机构,为了消除海上非法碍航养殖对船舶航行带来的安全隐患,维护海上通航环境,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烟台海事局充分发挥卫星遥感特有的技术优势,探索建立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海上碍航养殖调查方法体系,部署开展了2022年度海上养殖卫星遥感监测专项行动。

据烟台海事局卫星遥感技术人员介绍,专项行动以来,他们对海上养殖区开展了“全覆盖、拉网式”遥感普查,摸清海上养殖空间分布范围,提取碍航养殖区位置坐标,掌握其变化动态,对辖区碍航养殖信息“发现早、动态准、底数清、情况明”。

结合海事监管实际需求,技术人员明确遥感监测的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对象,结合辖区碍航养殖特点、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卫星过境情况,开展了大量卫星监测、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对管辖海域的主要航道、航路、水道、锚地和安全作业区等海上交通功能区内的碍航养殖进行重点比对分析,累计完成专题图片20幅,监测简报5期,发现碍航养殖分布面积约30平方公里,经现场核实,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与实际碍航养殖位置一致,为科学决策和精准执法提供了有力依据。

此次卫星遥感普查,聚焦海上碍航养殖“发现难、易反弹”等老大难问题,有效发挥了卫星遥感技术优势,创新并丰富了海事监管手段,为运用新技术手段开展非法碍航养殖整治和通航环境治理提供了方案,也是烟台海事局对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服务海事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探索。

转载自: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