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3年成立的国家事业单位,是一支国家海上专业救助打捞队伍,是国家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国家赋予的环境救助、财产救助、抢险打捞等八大职责;经费自收自支,实行企业化运作。其前身是1974年成立的原交通部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
    35年来,广州打捞局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出色完成了各项救助打捞任务,同时在开拓经营、科学发展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现有总资产20多亿元,净资产超过11亿元;拥有大型应急救助与抢险打捞工程船、大功率拖轮、三用船和半潜驳等各类船舶50多艘:其中“华天龙”、“南天龙”等4000吨——300吨吊力的系列起重救捞工程船5艘; “德跃”、“德进”等主机功率为15300kW——3280kW的大功率拖轮和三用船7艘; 载重量为15000吨的半潜驳3艘;14000吨——2000吨的甲板运输船4艘;同时还拥有水下机器人ROV以及潜水作业的一系列配套装备。
  拥有码头、船厂、仓库、打捞基地、深潜水基地和潜水学校等门类齐全的基础设施;
  拥有六个一级资质及一批响当当的企业品牌。 (沿海打捞作业一级资质、海洋石油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港口与海岸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堤防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等工程资质。)
   拥有一大批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2003年救捞体制改革以来,我局秉承艰苦奋斗,攻艰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了救助打捞和生产经营新业绩,谱写了科学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性质,促使我局既要履行好国家赋予的职责,又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广州打捞人勇立潮头,不断拓展经营领域,逐步形成了以救助打捞、海洋工程、拖航运输、水工与市政工程为四大主体业务的事业格局,整体实力呈现质的跨越。
  救助打捞
  自2003年救捞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始终牢记海上抢险打捞的神圣职责,勇立潮头,主动作为,不辱使命。先后顺利完成了“鹏洋”轮打捞、“亚平”轮液化气船救助、“永安4号”出浅等一系列急难险重的应急抢险救助打捞任务。6年多来,我们共执行救助任务49宗,出动救捞力量310艘次,救助船舶35艘,获救财产价值达31亿多人民币,获救人员390人;执行抢险打捞任务125宗,成功率100﹪;打捞沉船15艘,发挥了海上专业抢险打捞队伍应有的作用。特别是2007年4月至12月,我局采用前所未有的整体打捞方法成功将举世瞩目的“南海Ⅰ号”打捞出水,创造了打捞新技术新工艺,开辟了水下考古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向世人展示了我专业打捞队伍的雄厚实力和进取精神。我局也因此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海洋工程
  我局充分发挥人才、装备和专业技术的独特优势,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特别是具有综合海洋工程服务功能的大型工程船“华天龙”,在海洋工程服务方面屡建奇功。
   航运工程
  我局充分利用自有的大功率拖轮,装载量超万吨的半潜船,从事钻井平台、平台模块、导管架等特大构件和巨型货轮、浮式储油轮的远洋拖航运输等,航迹遍及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澳大利亚、中东、东南亚。同时,还有十几艘自航集装箱船从事粤港两地和沿海的货物运输。
  水工与市政工程
  我局具有承建深水大型隧道、万吨级以上码头、深水防波堤等工程项目的雄厚实力,尤其是沉管法水下隧道施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承建包括香港东区、西区海底隧道及机场地铁海底隧道、宁波涌江隧道、上海外环过江隧道、广州珠江隧道等11条隧道,承建了码头25座、防波堤5条。其中珠江隧道工程曾获“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广东省优质市政工程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奖项。正在建造的广州大学城隧道,我局在国内首次采用移动干坞预制沉管的方法,创造了“广州隧道船上造”的佳话。
  制造业方面,我局船舶修造厂实现了从修船到造船的跨越,而今已具有建造万吨级船舶的能力。我局电子厂自主研发的电子产品,也打进了国际市场。
  依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按照“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在关键时刻能起关键作用”的“三精两关键”的工作目标,我局将采取国家拨款与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重大抢险打捞和海工服务装备的投资建设力度。
  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和加快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的新形势下,我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做好“三个服务”的要求,按照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关于“一个加强、三个适应”的工作思路,以加强海上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大力开展人才、装备和技术专业化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应急处置海上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发展打捞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地址:广州市滨江东路536号 邮政编码:51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