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杨坤德院士到访中国航海学会

中国科学院杨坤德院士到访中国航海学会

2025 年度中国科学院新晋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杨坤德11月25日到访中国航海学会,与学会代表围绕航海领域科技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行业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交流。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刘顺、副秘书长刘颖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

刘顺秘书长首先系统介绍了学会在科技服务、学术交流、智库建设、主办期刊等方面的进展与取得的成果,重点提及近两年来学会在科技评奖、成果评价、人才举荐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杨坤德院士结合自身在海洋声学信息感知、水下通信组网、海洋新能源开发等领域的研究积累,针对当前航海领域面临的智能航行升级、深海探测突破、绿色低碳转型等核心挑战,提出了学会与西北工业大学在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共建科研平台、联合人才培养、期刊发展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意见与建议。他希望中国航海学会作为连接高校科研界与产业应用界的关键桥梁,继续为科研工作找准应用靶心、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共同破解航海领域关键科技难题,发挥社会团体的核心服务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杨坤德院士是2025年度由中国航海学会举荐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的成功当选既是对杨院士科研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学会完善高层次人才举荐体系的重要实践,彰显了学会人才举荐机制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为全国航海领域科研工作者树立了奋斗标杆。学会通过整合 “科技奖评选、国家奖项推荐、智库专题调研” 等核心业务,已构建起 “成果评价 — 科技奖励 — 人才举荐” 的全链条服务模式,为航海领域人才成长提供了系统性支撑。未来,学会将进一步优化举荐流程、拓宽人才发掘渠道,推动更多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为加快交通强国建设注入坚实智力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