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极地海洋装备关键材料论坛暨2025中国航海学会极地航行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9月24日至25日,首届极地海洋装备关键材料论坛暨2025中国航海学会极地航行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宁波成功召开,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宁波,共商极地海洋装备材料技术大计。本次论坛的召开,紧随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中欧北极快航”)于9月22日正式通航这一里程碑事件之后,凸显了我国在极地领域从航道开拓到装备支撑的系统性战略布局。

9月24日下午2025中国航海学会极地航行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由极地专委会主任委员黄嵘主持召开,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刘顺、极地专委会委员单位代表,极地航行与装备领域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来自极地装备、极地船用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等相关领域的企业单位代表参会。

中国航海学会执行秘书长刘顺在致辞中指出,极地海洋装备关键材料论坛的举办,将有力推动这一领域科技创新。此举也是系统推进学会在科技服务领域创新发展的有力举措。他表示,围绕构建专业化创新服务体系展开,学会下半年将重点开展涵盖成果转化、智库建设、会员发展及重大会议筹备等方面工作。同时将深入科研院校和企业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开展调研和走访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学会的服务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极地专委会主任委员黄嵘表示,按照中国航海学会工作部署,在学会秘书处的有力指导下,极地专委会始终致力于推动极地航行技术的发展和极地装备的创新研究,在全体委员单位和专家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大批最新重要科技成果。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五五”规划的精心谋划阶段,极地专委会将持续深化极地科研、航行技术与装备研发的数据统计与规范应用工作,强化合作与交流,深化极地航行、装备及防污染研究,为推动我国极地事业的发展和青年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9月25日,首届极地海洋装备关键材料论坛成功举办。论坛聚焦极地海洋多因素耦合损伤与防护机制、极地装备防覆冰/耐腐蚀长效防护技术、极地海洋装备关键材料开发与工程应用三大主题,由中国航海学会极地航行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海洋装备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14位专家学者分别作大会报告,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进展。与会代表围绕极地材料研发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挑战展开了热烈研讨,并就未来在极地领域合作方向达成广泛共识。

极地海洋装备关键材料论坛为我国极地装备关键材料领域构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保障北极航道等极地行动的装备安全与耐久性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与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