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坚持把学史力行作为最终目标和落脚点,督促指导其所属各单位围绕交通运输重点工作、水上安全保障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近期,航标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所属宁波航标处为嘉兴市首个海上风电场运营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
浙能嘉兴 1 号海上风电场工程位于杭州湾平湖海域,东西平均长约9km,南北宽 2~17km,规划海域面积约 84km²,规划容量 300MW。目前,风机安装已全部完成,投入运营后,每年可节约标煤23万吨,减少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51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4474吨,对环境保护、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工程周边海上交通环境复杂,附近有杭州湾南航道(金山航道)、 上海石化煤运航道、独山港区进港航道、宁波-独山港区小型船舶航路(JXG01-2 航路)、宁波-独山港区中大型船舶航路(JXG01-2 航路)等多条习惯航线以及独山锚地、陈山锚地、乍浦联检锚地等多个锚地,过往船舶存在误入风电场,与风机发生碰撞的安全隐患。
为保障风机和船舶安全,宁波航标处根据设计要求在风电场区 1 号、11 号、22 号、32 号、53 号、74 号、64号、54 号风机塔平台上各安装1座灯桩,并在其中 4 座 SPS 点(海上风电场外围重要设施)灯桩上安装AIS 实体航标,标示风机的位置和范围。
宁波航标处航标作业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在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之后顺利完成了此次安装任务,为运营期风机安全以及过往船舶航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浙能嘉兴 1 号海上风电场电子围栏安装项目目前正在推进当中,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将持续跟进项目进度,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为风电场水域安全系上“双保险”,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为民服务、推动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