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保障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顺利举办

7月1日-4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航海学会联合大连海事大学共同承办的人社部知识更新工程“航海保障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在大连成功举办。本次研修采用“现场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

开班仪式于1日上午举行,由中国航海学会副秘书长刘顺主持。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闫晓波、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赵友涛、天津海事局副局长柴进柱出席并致辞,来自大连海事大学、中国船级社、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北海/东海/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等部属单位,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集美大学等海事院校的26家单位共计118名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参加研修,。

闫晓波秘书长代表中国航海学会在线致辞,他介绍了中国航海学会联合大连海事大学连续3年承办了5次此类专业培训班,充分体现了中国科协对学会和海事大学培训办班能力的充分肯定,以及海事大学对学会的支持。同时他希望各位学员将专家分享的经验充分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借此机会他还向学员介绍了即将举办的中国航海日活动周的情况。 

赵友涛副校长代表大连海事大学向中国科协和中国航海学会一直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向参加此次培训的各单位学员表示欢迎。他表示,学校已顺利完成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同时,学校也希望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与各位学员及学员所在单位间搭建桥梁纽带,在未来不断深化合作,共同为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柴进柱副局长代表所有参加此次研修的航海保障学员,对中国航海学会和大连海事大学的精心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海事现代化发展新格局之际,在启动海事十五五发展规划、谋划航海保障高质量发展之际,举办这样高层次能力转化提升培训恰逢其时。

本次培训班邀请到了天津海事局、天津大学、辽宁海事局、交通信息安全中心和大连海事大学的知名专家授课。通过介绍航海保障现状和应对措施、智能监管、智能航保技术等内容,目标是提升学员航海保障政策研究水平、技术研发能力和国际事务参与度,促进建立相关设备、系统和技术标准,携手共同推动航海保障国际引领力和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