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学会极地航行与装备专委会成功举办“洞见新智航·聚势新装备”研讨会

3月21日,由中国航海学会极地航行与装备专业委员会主办,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航海学会协办的“洞见新智航·聚势新装备”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极地专委会委员单位代表,极地航行与装备领域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来自极地装备、极地船用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等相关领域的企业单位代表,共计90多人参加本次研讨会。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蔡连财副总经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船管中心主任赵炎平等参会。极地专委会秘书长沈权主持会议。

 

 

极地专委会主任委员黄嵘在讲话中指出,极地专委会在中国航海学会领导下,始终致力于推动极地航行技术的发展和极地装备的创新研究,在全体委员单位和专家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大批最新重要科技成果,得到中国航海学会的高度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这是极地工作的根本遵循,更蕴含着国家领导人对极地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体与会专家共聚一堂,共商未来发展和努力方向,必将更好凝聚国内极地各领域智慧力量,推动极地航行与装备发展取得新成就。

 

极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远海特副总经理蔡连财在致辞中表示,中远海特作为中国航海学会极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始终致力于建设国家海洋强国,积极推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成功完成了我国南极秦岭站建站物资的运输任务。中远海特深耕极地航运12年来,在业务发展、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装备研发及人员储备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他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将会同各相关单位和业内专家同仁,围绕极地事业发展构建极地技术创新平台、推动极地标准体系建设、培育极地专业人才梯队作出积极努力。

 

 

 

本次研讨会共征集报告30篇,现场分享《海洋严酷环境服役装备宽温域多因素耦合蚀损与防护》《北极东北航道航行安全实操经验交流》《极地装备的国产化解决思路与实践》《极地运输的思考与探索》《破冰·迭代·引领——中国极地科考船实验室设计理念跃迁之路》等13篇报告。从基础研究到实践应用层层递进,既立足科学前沿又紧扣国家需求。专家研讨报告聚焦极地船舶材料腐蚀防护、航道安全实践、国产化技术突破、科考平台创新、极地运输、船舶冰区航行、极地装备等关键领域等核心领域,展示我国极地工作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标志着我国极地科技正从“单点突破”迈向“体系化创新”,以全局视角擘画未来极地科考、运输、装备研发的协同发展蓝图,彰显了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极地治理的科技担当。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极地航行、装备领域科技合作,共同谱写我国极地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更多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