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新闻发布会

会议时间:2022年7月10日16:00

会议地点:大连棒棰岛宾馆9号楼二楼棒棰岛厅

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

张宝晨: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2022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组委会副主席、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欢迎大家参加2022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新闻发布会。明天7月11日,是第18个中国航海日,从今年起每年的7月10日—16日,是2022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今年的主题是“引领航海绿色低碳智能新趋势”,我们将在活动主场大连市以及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天的发布会,将向大家介绍具体的活动安排和内容,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易继勇先生。以及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四个主办方的代表,首先是大连市副市长刘东立先生,招商局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王宏先生,以及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建华先生。

下面,我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2022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的相关情况。

中国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军警官员的共同节日。今年是我们第一次组织航海日活动周系列活动,主要有四大板块内容:

一是2022年中国航海日论坛。这是航海日国家层面最重要的主场活动。主论坛暨全国航海日活动周起动仪式将于明天上午9时在这里举行。今年航海日论坛设置了9个专题论坛,除原有的国际船舶技术与安全论坛、中国国际海员论坛、港航企业发展论坛、航海文化论坛外,今年增加了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国海洋生态绿色发展论坛、中国船舶与海洋装备技术论坛、疏浚论坛。为积极响应国家海事组织设立首个“国际海事妇女节”,今年还增加了“国际海事妇女教育与发展高端论坛”,探讨女性在海事领域中从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升海事领域对女性的关注。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专题论坛不集中安排,由各承办方另行择时择地举行。在活动周期间,中国海洋生态绿色发展论坛将于7月13日在线上举行;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论坛、航海文化论坛将于7月15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国际海事妇女教育与发展论坛已于6月8日以线上形式举行。大家具体可登录中国海航学会网站查询。

二是中国海航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年会围绕“航海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主题,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做学术报告,并组织航海优秀论文评审活动和8个专题学术交流研讨会。年会开幕式将于明天下午在这里举行,会上将颁发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发布航海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评价结果。学术研讨会和论文评审将于7月12日至13日以线上形式举行。为鼓励业界积极投稿,加强学术交流,今年学术年会还设置了墙报展示环节,以线上云展方式集中发布入围论文。

三是全国航海科普周活动。为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激发航海梦想,助推全民素质全面提升,在全社会营造知航海、爱航海的良好氛围。今年中国航海日期间,中国航海学会联合相关全国学会、协会和相关机构,首次组织开展“2022年全国航海科普周”活动,活动的主题为“共筑航海梦,你我同行”,时间为7月10日—16日,主要内容包括全国航海科普知识竞赛、“匠说航海”科普系列讲座、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开放日活动、“童心共筑航海梦”中小学生航海书画比赛。目前,中国航海学会在全国有44个航海科普教育基地,各基地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由各基地确定开放日向社会公开。

四是航海科技博览会。为服务国家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战略,推动航海科技可持续发展,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期间将举办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为主题的航海科技博览会,集中展示航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博览会以云展的方式在线上举行。今年原本这些活动都是线下和线上结合的方式,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很多活动都只能以线上的形式或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活动安排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活动一定如期举行。

为方便社会公众了解和参与活动,今天我们的发布会,以及明天举行的主论坛暨全国航海日活动周启动仪式、中国航海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开幕式均安排了线上视频直播,在中国航海学会官方网站、交通运输部抖音、快手号、交通发布微博、中国水运报微博等平台均可观看。其他线上活动也将全部向公众开放,登录中国航海学会网站专题即可查阅。

我介绍的情况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今年中国航海日的主场在大连,下面有请大连市副市长刘东立先生介绍主场活动安排和大连市的特色活动,有请。

大连市副市长刘东立

刘东立: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刚才宝晨常务副理事长介绍了今年航海日活动的相关情况。

下面,我介绍下大连主场活动安排及特色活动情况。

盛夏的大连,碧水蓝天、风景如画。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滨城大连共庆第18个中国航海日。首先,我谨代表大连市政府,对中国航海日组委会将主会场设在大连表示感谢,对关心支持航运事业和大连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大连是中国北方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具有现代化海陆空综合交通网络,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5种运输方式齐全,大连港拥有超过100条集装箱航线,通达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覆盖全球主要航区;周水子国际机场是4E级民用运输机场,开通航线255条,与123个国内外城市通航。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大连拥有国家级新区金普新区、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等一批重大对外开放平台,是中国各类对外开放功能区最多最全的城市之一。

本届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落户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交通、宣传等部门成立航海日执委会8个工作组,全力配合中国航海学会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包括航海日论坛、学术年会、航海科技博览会、航海科普活动周等,航海日论坛包括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以及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论坛等9个专题论坛。线下举办活动以航海日主论坛和学术年会开幕式为主,其他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主论坛以“引领航海绿色低碳智能新趋势”为主题,由中国航海学会、大连市政府、招商局集团、交通运输部水科院共同主办,将邀请交通运输部、大连市政府领导发表主旨演讲,招商局集团、中远海运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交建集团主要领导发表主题演讲。学术年会由中国航海学会主办,以“航海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为主题,会上将颁发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宣布航海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评价结果,并邀请多名行业专家发表演讲。

航海日活动周期间,我们还将在大连海事大学举办全国航海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大连海洋大学举办大连高校城市帆船巡展活动,7月11日,大连海事局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海巡船艇、灯塔等航海建筑和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同时金普新区管委会,市文旅、教育等单位部门及旅游集团、星海湾集团等企业也将组织开展以宣传航海文化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希望新闻记者朋友们持续关注、大力宣传各项活动,为中国航海日创造良好的氛围。

合作如兰,扬扬其香,采而佩之,共赢四方。大连是一座因航运而兴、以航运为荣的城市。我们将承袭海洋文化的博大与包容,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真诚邀请国内外航运、物流企业和专业人士汇聚大连、选择大连、投资大连。在这里,我也代表热情好客的大连人民,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到大连多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时尚开放之都,浪漫海滨名城”大连的特色与魅力!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张宝晨:谢谢刘东立副市长。下面有请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易继勇结合今年航海日活动的主题,介绍水运发展成就和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方面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易继勇先生

易继勇:女士们、先生们、新闻记者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下面介绍一下。

一、水运发展总体情况。

水运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部党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水运大国,开启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篇新征程。

一是水运基础设施体系加速完善。煤炭、石油、粮食、铁矿石和集装箱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布局合理、运行高效。初步形成了长三角、津冀、粤港澳等世界级港口群,基本建成了以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等大通道、长三角和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为主体,干支衔接、区域成网、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国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1万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8万公里,均位居世界首位。

二是船舶运力规模和结构水平优化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拥有运输船舶12.6万艘、净载重量2.84亿吨,船舶运力保障充足。内河运输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发展势头良好,船舶平均净载重量超过1千吨。海运船队运力规模稳步提升,我国控制的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3.5亿载重吨,居世界第二位。

三是水运服务和保障能力大幅跃升。2021年水路货物运输量完成82.4亿吨,稳居世界首位,海运承担了我国约9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我国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国际海运量约占全球海运量三分之一,长江水路货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水运主通道、外贸运输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巩固,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前10名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分别占8席和7席。疫情以来,水运物流供应链始终稳定畅通,确保了“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港口“硬核”力量充分彰显。今年以来,全国港口航道畅通高效,船舶运力保障有力,水运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二、水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情况介绍

国家高度重视水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交通运输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制定印发了《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规划,以及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推进海运业高质量发展和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从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结构调整、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污染治理、科技创新、监管体系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对水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作出系统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水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在推进水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完善新能源、清洁能源在水运领域应用的法规制度和标准。制定部门规章《港口和船舶岸电管理办法》,修订国际、国内航行海船和内河船舶检验规则,推进新建船舶和现有船舶使用岸电。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出台支持政策,协同推进重点区域船舶和码头岸电设施改造及使用。制修订发布LNG等动力船舶检验规则和安全监管办法。

二是强化船舶大气污染物及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在沿海水域、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建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推进全球“限硫令”政策实施。强化船舶尾气监测监管,推动将新建船舶能效设计指数纳入船舶技术法规,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目前,基本实现全过程电子联单闭环管理,初步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来源可溯、去向可寻。

三是优化运输组织和港口用能结构。推动集装箱和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水水中转。北方港口煤炭集港全部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快速增长。应用生态友好型水运工程新结构、新材料、新装备和新工艺,推进绿色航道建设。推进港口作业车辆和装备、港作拖轮和作业机械实施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更新替代。

(二)在推进水运智能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积极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开展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建设,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发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推进既有集装箱码头的智能升级和新一代自动化码头建设,推动港区内部、港口集疏运通道等自动驾驶应用。北斗系统在水运领域应用不断深入。

二是积极推进智慧航道建设。先后发布了《内河电子航道图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数字航道建设行业标准。目前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已全面建成,并进一步向汉江、赣江等支流延伸。京杭运河江苏段、浙江段通过开发应用程序提升过闸船舶的效率。西江航运干线、嘉陵江等航道通航建筑物的应用联合调度系统,缩短船舶过闸的时间,提高了梯级船闸整体运行效率。

三是积极推进智能航运发展。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加强自主航行船舶技术研发运用,“智飞”号等智能航行船舶投入试验或运营。开展沿海多功能航标和5G海上宽带通信试点应用,持续推进“海事一张图”服务能力建设。

四是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航运服务网络。印发了基于区块链的进口集装箱电子放货平台和进口干散货进出港电子平台建设指南,组织开展了基于区块链的进口电商货物港航畅行工程和冷藏集装箱港航服务提升行动,推进港航区块链电子放货平台应用,实现了提货单、海运单等单证的电子化流转,电子放货效率和港航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张宝晨:谢谢易继勇副局长,今天的主发布环节就到这结束,现在我们转入到答问环节,请提问的记者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媒体。
首先有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记者。

 

答记者问环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想请问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整治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的突出问题,以及推进自动化码头建设方面,交通运输部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易继勇:在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推进政策规章的制修订。修订发布了部门规章《港口和船舶岸电管理办法》,落实《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的通知》,协同推进船舶和码头岸电设施改造及使用。

二是争取岸电使用优惠政策。推动将长江经济带船舶受电设施改造纳入“十四五”期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2021年以来完成了6600余艘船舶的岸电受电设施改造。推动降低船舶使用岸电成本,协调国家电网公司对其自建岸电设施实施船舶使用岸电综合成本不超过1元/千瓦时的优惠措施,浙江、上海等地还出台了地方支持性政策。鼓励港口企业对靠港使用岸电船舶实施优先靠泊政策。

三是以长江经济带、渤海湾、琼州海峡等区域为重点推进岸电使用。印发推进方案,建立定期督导机制。长江经济带11省市港口和水上服务区2021年岸电使用6600万度,同比增长32%;2022年上半年岸电使用3140万度,同比增长25%,成效明显。另外,我们还在渤海湾、琼州海峡省际客(货)滚船舶,以及沿海内贸大型干散货船等重点领域加大靠港使用岸电的推进力度。今年上半年,港口接用岸电艘次、用电量均大幅上升。

第二个问题,在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方面,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会同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前期开展为期1年专项整治的基础上,2021年3月联合印发实施了《关于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的意见》,巩固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成效,全面提升污染防治能力。

二是做好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巩固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成果,深入推进《400总吨以下内河船舶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实施,加强执法监管,加大对船舶违法排污行为打击力度。

三是推进污染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021年3月已经建成了长江经济带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推动港口接收设施与城市公共转运设施有效街接,目前基本实现全过程电子联单闭环管理,初步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来源可溯、去向可寻,构建了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的新格局。2021年7月系统上线以来,信息系统注册用户达到26.1万家、船舶8.8万艘,接收污染物383.1万艘次,其中船舶垃圾13500吨、污水88.5万立方米。

在推进自动化码头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印发《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等文件,推进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中国特色技术标准体系,为自动化码头更大规模应用提供政策指导。

二是在总结各港口企业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并发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指南》,对自动化码头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三是将自动化码头建设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和有关科技创新研发任务,支持加快自动化码头建设。

目前,我国已全面掌握自动化码头设计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管理全链条关键技术,相关技术和标准已走出国门。目前,我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达到12座,还有10余座自动化码头正加快建设或改造。青岛前湾自动化码头多次创造作业效率世界纪录,今年6月28日,在“德翔许明”轮作业中,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0.18自然箱/小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下,自动化码头的建设和使用,表现出了港口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明显的韧性优势。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张宝晨:再次感谢易局做的回答,刚才很多记者举手,下面有请人民日报的记者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

人民日报:我们知道中国航海日确定的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首航的时间。郑和船队展示了当时领先的航海技术,“郑和精神”也成为中外友好交流的纽带。请问今天我们将如何传承和弘扬“郑和精神”?

张宝晨:谢谢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

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成为人类航海史上一座永载史册的丰碑,其开拓创新、奋勇拼搏、科学探索、崇尚和平、敦信修睦、敢为人先的精神,体现了中华航海文化的精神内涵。再往前的2000多年前秦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文化与贸易纽带。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航海历史,把指南针、船尾舵、水密隔舱等航海科学技术带到世界各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航海事业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成就,也铸就了新时代的航海精神。新时代航海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3句话、24个字,即“爱国奉献,开拓创新;不畏艰险,求真务实;同舟共济,包容合作”。

新时代航海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航海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是航海领域广大从业人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了一大批在行业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比如说形成了“青岛港精神”“华铜海精神”“振超精神”“孔祥瑞精神”“救捞精神”“小扁担精神”和“航标灯精神”等。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精神,就是“包起帆精神”今天包起帆先生就在现场,一会他也会接受采访,欢迎包先生包老的出席。这些先进模范人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用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诠释了新时代航海精神。

当前,我们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科技等硬实力,更离不开航海文化、航海精神等软实力的支撑。在明天举行的2022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全国航海日活动周启动仪式上,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联合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船东协会等机构,将共同发布《弘扬新时代航海精神的倡议书》,呼吁广大从业人员学习、宣传、践行新时代航海精神,为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进一步凝聚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此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大力宣传新时代航海精神,积极宣传报道新时代航海领域的先进典型。围绕这个题目,我的回答就是这么多,谢谢提问。

下面有请中国交通报的记者。

中国交通报记者

中国交通报:招商局集团成立150周年,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支商船队,开辟了中国第一条远洋商业航线;1979年创办蛇口工业区打响“改革开放第一炮”。可以说招商局见证和参与了我国交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下一步在推进海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方面有些什么样的战略考量和重点推进项目呢?

张宝晨:这个问题挺好,今天香港招商局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王宏亲临会场,有请王宏书记。

招商局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王宏先生

王宏:感谢您的提问。招商局以港航起家,1872年创立之初就被赋予挽回江海航权的历史使命。今年正好是招商局成立150年,历经150年风雨,招商局传承航运祖业,招天下商、通五洲航,各项业务取得显著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招商局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步”的企业使命,坚守“与祖国共命运、同时代共发展”的企业价值观,致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港口、航运、公路和物流企业,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彰显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主要是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在建设交通强国方面积极履行央企责任。构建全球港口网络,担当“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主力军”。招商局集团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稳健运营全球港口,推进海外强港高质量发展。招商局是中国较早出去,在海外做港口投资的企业。

另外一个,建设海外园区仓储。招商局投资和管理了5大海外园区,以及在海外4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的66个经营网点,加快构建内外联动的一体化服务网络。

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招商局海运航线贯通海上丝路重要港口枢纽,拥有世界排名第二的船队总运力,世界一流的超级油轮和超大型矿砂船队具有一定的实力。

加快推进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系统提出打造国际物流供应链龙头骨干企业、提升海外物流服务网络及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物资及集装箱运输保障能力、加快物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等举措,整合内外部资源积极推进招商局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

二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集团以绿色低碳智能新趋势,促进国际海运、内河航运、港口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动绿色港口、航运、物流体系化建设,着力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开展绿色生态环保船舶技术研究,优化船队运力结构,开展船舶设备改造。

积极践行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我们批量改造和新建LNG动力船,引领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我们还打造建设国家级国际物流大数据平台,信息供应链与物流产业链同步联动,推动国际港航物流信息交互与资源共享,推动国际物流大数据平台的建设。

走在新征程上,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实干兴邦的时代担当,全面助力我国建设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支撑。

张宝晨:谢谢王宏书记,今年也是招商局150周年的大日子,我们也表示祝贺。刚才举手的记者里面也有辽宁日报,今年的活动在大连举行,有请你来提问。

辽宁日报记者

辽宁日报:我国是港口大国,请问近年来在推进港口低碳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的方向和路径是什么?

张宝晨:有请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建华院长回答这个问题。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建华

朱建华:确实如您所说,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港口大国。2021年我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5亿吨,其中集装箱2.83亿标准箱,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低碳港口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全电力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港口流动机械电动化等一系列低碳技术在行业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部分港口还开展了电动港作拖轮、风光储技术和氢能源技术的探索应用。

就在6月2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交通运输部制定发布了行业实施意见,这必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

今后,继续推进低碳港口建设,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构建清洁低碳的港口能源体系。港口作业机械逐步实现电力、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替代,因地制宜地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地热能、氢能等在港口的应用,持续提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二是持续优化港口集疏运组织方式。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江海直达、水水中转等运输组织方式。“十四五”期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计划年均增长15%以上。三是大力推进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应用。重点推广应用列入行业节能低碳目录的技术与产品。四是优化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能效。例如推动集装箱码头采用全场设备智能调度作业系统,推动干散货码头进行自动化工艺流程改造等。五是切实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制修订港口行业能耗和碳排放相关制度与标准,建立健全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体系。六是开展近零碳港口试点示范。带动行业整体实现低碳发展。

作为水运科研国家队,未来我院仍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不断强化为部服务、为行业服务能力,为港口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为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港口作出新的贡献。谢谢!

张宝晨:谢谢朱院长,下面请人民网的记者提问。

人民网记者

人民网:智能航运是世界航运发展的新趋势,请问目前我国智能航运技术发展处于什么水平,前景如何?

张宝晨:谢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确实如你所说,智能航运作为世界航运发展的新趋势,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习总书记也提到要走绿色航运低碳发展方向,目前咱们航海活动周主题,也是这个方向的主题,智能航运的时代确实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把中国航海学会智能产业化发展的预测结果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本来明天会在上午的论坛的开幕式上会简要的介绍一下情况。

为了把握未来和做好决策咨询,中国航海学会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等20余家单位合作,承担了中国科协的《中国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发展路线图》项目,开展了历时16个月的研究并形成成果。对我国智能航运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我们对国际上这种趋势也做了分析和比较。我们邀请了121位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研究和调查,围绕航运智能发展23个问题发展方向,每个都有8个问题点来进行回答,问题的提出是针对智能航运的关键技术、国内优势短板和智能发展趋势来进行设定。

经过广泛征集了解情况和反复研究论证,项目组认为,目前我国的智能航运技术发展已居于国际第一方阵,刚才易局也介绍了,我们从智能码头、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智能船舶、特别是智能航行技术研究的角度,还有一些技术性的电子航海保障等等,还都处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上。但是也面临较大压力,必须加快发展进度,需要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不断补齐短板,进一步突破核心技术,创造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智能航运发展应该在未来的15年,是未来的关键赛程,将会导致航运业的深刻变革。整体智能航运技术,特别是国际航行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国际领先的主要是欧盟,其次是日韩,现在俄罗斯也不错,中国在这方面起步也是比较早的,我国90%以上都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大家知道“智飞”号,是世界上最大的,具有辅助驾驶功能,遥控驾驶功能,也具有自主驾驶功能,还有自主开拓功能,同时也有人工驾驶模式,这条船是国家重点研发集团项目,我也是这个项目的主持人,所以说对这个研究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它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智能航行的产品,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是挪威的“Yara  Birkeland”,是80米长,宽15米,装载120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我们这条船是117米,自主航行300TEU集装箱,从航行功能上也是不错的。

我们现在这个发展,整个智能航行技术里面,多数的技术上,都能处在接近国际先进或者这样的一个水平,应该说,大部分技术我们通过3个五年计划,能够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如果说,我们能补齐我们的短板,比如说生态系统的构建,或者大项目产业目标牵引这样推动的话,国外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到2035年,中国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总体上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时候在中国沿海的船舶会有30%以上会是智能船舶,是这样一个局面。智能航行的发展会给航运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明天我会介绍这些情况。

谢谢你的提问,下面有请中国日报的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

中国日报: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受到疫情的影响,物流供应链、产业链受到很大的影响,能否介绍一下招商局下属业务是否受到影响,在物流保通保畅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王宏:今年3月以来,不光3月份以来,受国内疫情多点频发影响,部分地区货运受阻、物流不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困难和挑战,招商局集团港口、航运、物流和公路等业务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

面对疫情,国家也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我们招商局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按照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资委有关部署,第一时间建立了集团保通保畅工作机制,统筹安排、多措并举,经营上、业务上受到一定的影响,本身经营业务放的比较广,总的经济效益除了物流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他的影响不是很大。

在保通保畅方面,我们有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班机制。招商局集团第一时间组建了由缪建民董事长、胡建华总经理为总负责人的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指挥部和工作专班,积极对接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组织落实国家任务,协调解决政策问题,及时报送工作情况。集团和相关部委,各二级公司加强与属地政府对接,及时快速响应应急保障运输需求。

二是确保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和通道畅通。招商局集团主控的港口、公路等各单位认真对照保通保畅工作要求,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服务保障到位。集团各主控港口保障24小时正常运转,招商港口、辽港集团组织涉疫地区码头提前安排作业人员进驻,封闭管理,灵活作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装卸作业的影响。招商公路全力做好高速公路保通保畅,积极配合各地政府开足车道,保障服务区正常运行,提高通行效率。

三是积极参与涉疫地区应急运输服务。为支援上海抗疫,中国外运统筹华东区域各业务线高效联动,通过公改铁、陆改水等方式,积极打通长江水运和长三角陆运通道。招商轮船所属集运公司积极揽货,补充上海口岸货源,创新优化进口换单业务,加强口岸用箱保障,并对上海客户疫情期间的进口滞箱费予以减免。为支援香港抗疫,招商局第一时间组织旗下公司,搭建公铁多式联运通道助力启动中央援港班列,开通水路运输快速通道,保持24小时不间断天班驳船专线服务,高效运送供港物资,在防疫物资、生活物资、方舱医院建设物资等保供保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全力保障复工复产重点物资运输。各公司认真梳理重点客户在复工复产、稳产稳链方面的货运物流需求,充分利用集团交通物流综合资源优势,帮助企业解决供应链难题。招商轮船加大运力投入,力保国家进口原油、LNG、铁矿石、粮食及煤炭等重要物资运输。长航集团积极为沿江沿海钢铁、能源、炼化等重点企业提供运输保障。辽港集团为重点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北粮南运物流通道建设。中国外运为复工复产“白名单”企业提供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

下一步,在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引领下,招商局集团将从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出发,同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同国家重点物资供应链稳定与稳经济大盘相结合,同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航运领域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张宝晨:谢谢王宏书记,我们现在进行最后一个问题,新华社的记者举了好几次手,下面有请你提问。

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刚才介绍了今年中国航海日的主题是“引领航海绿色低碳智能新趋势”,请问为什么选择这一主题,是否代表了未来航海发展的方向?

朱建华:谈到这个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我们谈谈我的理解和认识吧,首先谈绿色低碳的新趋势。

从国际来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全球大趋势与时代潮流。为落实《巴黎协定》,各国先后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海事组织于2018年推出了全球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国际航运协会、全球主要航运企业等纷纷大力推进航运绿色低碳发展,加大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零碳燃料的应用。总之,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迫切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从国内来看,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转型时代,航运业作为节能减排、减污降碳重点领域之一,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积极主动作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下面谈谈智能行业的趋势,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主旨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据了解,近几年,全球2/3的大型航运企业已经启动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战略,并取得进展,大力发展智能航运对我国来说是建设航运强国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

去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21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克时艰,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趋势,促进国际航运业健康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贡献。

我想说一下,中国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2022年世界海事日的主题是“新技术助力绿色航运”,今年我国航海日活动主题是与之完全契合的。我们相信今年航海日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促进我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建设,推进航海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谢谢!

张宝晨:谢谢朱院长。今天发布会正好是一个小时,按计划这个阶段就结束了。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航海、关注航海,刚才也谈到,今天我们会在这个会议之后,安排了一场专访,邀请了两位中国航海科技奖的代表,接受采访,一位是刚才提到的2021年度中国海航学会最高航海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包起帆,另外一位是2022年中国海航科技突出贡献团队奖大连海事大学(智能化海工装备成套技术研究与智慧运维创新团队)代表张洪朋教授,他们在一楼的牡丹厅接受采访,今天再次感谢刘市长、易局、王宏书记、朱院长,更要感谢今天记者们的提问和媒体朋友们,以及女士们、先生们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