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智能化方向 加快低碳化转型
全力推动我国航运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彤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七月的大连,青山萦翠,碧海流云。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2022年中国航海日论坛。能够参加国内涉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高端论坛,我感到十分荣幸。首先,我谨代表中交集团,对本次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一直以来给予中交集团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所有致力于推动航运事业发展的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借此机会,我分享三方面体会。
一、牢记使命,在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中彰显中交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重要性,为航运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中交集团作为特大型涉海央企,因水而立业,依海而兴业,历经1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港航疏浚、海洋重工、现代航运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以港珠澳大桥、上海洋山港、“天鲲号”等为代表的中交建造、中交制造享誉全球,是名副其实的智慧港航产业链链长。
——掌握了一批全球领先的航运科技。中交集团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驱动企业转型发展的核心位置,依托自身的科技创新优势,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抢占航运技术领域的空白点、制高点。自主拥有的离岸深水港建设、超大跨径桥隧建设、河口深水航道治理成套技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等关键技术全球领先,已具备了在世界任何地方建设港口的能力。中交集团还承担了智慧海事、数字航道、智慧港口等各类智慧交通项目500余项,是全国乃至全球航运科技的先行者、示范者、引领者。
——打造了一批世界知名的航运装备。中交集团所属振华重工港机产品已进入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港口集装箱起重机械连续22年占据世界75%以上的市场份额,是世界公认的港口机械领军企业。所属中交疏浚自主研制的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实现了设计、研发、制造全周期的“中国化”,意味着我国疏浚装备高端制造领域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天鲸号”等“国之重器”为远海工程、港珠澳大桥、上海洋山深水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重点交通工程立下赫赫战功,已经成为我国由“疏浚大国”向“疏浚强国”转变的标志。
——建设了一批国际一流的港航工程。中交集团在港口航道工程、海工装备制造、跨海通道等领域拥有设计、建造、运营的全产业链能力,是世界最大的港口设计、建设和疏浚企业。世界排名前10位的港口中,中交集团设计建设了7个,在国内已累计建设万吨级及以上泊位逾2000个,年疏浚能力超10亿立方米。中交集团设计建设的全球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上海洋山港四期码头,全面推动中国港口行业进入智能化时代。现在,自动化码头技术不仅在青岛港、厦门港、天津港、广州港等国内大型港口推广应用,也走出国门,为荷兰鹿特丹港、美国长滩岛港、英国利物浦港等全球重要港口提供服务。凭借在疏浚、筑港等领域的强大实力,中交集团助力我国航海事业重回世界舞台中央。
二、把握趋势,在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贡献中交智慧
今年中国航海日论坛的主题为“引领航海绿色低碳智能新趋势”,这是航运业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交集团始终心系“国之大者”,坚决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贡献中交智慧。
理念为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成为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追求绿色发展繁荣,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好才能百业旺。航运业作为全球贸易的生命线,具有国际化水平高、低碳绿色的突出优势,要进一步加强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衔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只有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引擎为力,以智慧港口、数字航道为代表的航运“新基建”,将成为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智慧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要推广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水运行业深度应用,促进生产运营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提升水运智慧化发展水平。整合港口、航运、贸易等数据,建设港口“智慧大脑”。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研究推动智慧港口、数字航道、智能航运、水上安全和防污染等重点科研平台建设。
支撑为基,以高等级航道网络、高能级港口枢纽搭建为主的水运工程建设,将成为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预计到2025年,新增国家高等级航道2500公里左右,基本连接内河主要港口。预计到2035年,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将达到2.5万公里。这是航运业补短板、促融合的重要机遇,要积极推动运河连通工程前期论证和长江、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等大通道扩能升级建设,打通主要瓶颈和碍航节点,延伸通达范围,提升管理养护水平,进一步增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能力。
安全为要,强化风险意识,统筹发展与安全,完善全球海运互联互通网络,将成为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不断完善全球海运干线网络,进一步提升我国港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连通度。构建海外节点、通道和物流网络体系,完善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助力打造开放共享、覆盖全球、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保障重点物资、重要运输通道安全。积极参与国际反海盗事务,协同推进重要国际海运通道航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三、携手共建,为航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中交方案
绿色、低碳、智能是航运事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中交集团发展的方向。作为智慧港航产业链链长,我们愿与业内同仁一道,共享资源、共谋合作、共筑优势,推动我国航运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此,我代表中交集团提出四点倡议:
——共织水运立体网。深度融入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国家水运立体网络体系建设。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港口,加快打造国际航运中心。以内河枢纽港“汇筋”、高等级航道“通脉”为主旋律,强化通道、沟通水系、辐射延伸、通达海港,着力补齐内河航运发展短板。积极投身平陆运河、赣粤运河等基础性、战略性重大跨流域水运通道建设,为国家构建适度超前的现代航运基础设施体系提供坚强的支撑保障。
——共拓发展动力源。发挥链长融通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5G、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在航运领域创新应用,以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船闸等绿色航运设施建设,推动航运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聚焦航运核心技术合力攻坚,力争在3E超大型港机制造关键技术、深海远洋核心装备和新材料技术、海洋智能勘察成套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强化港航联动、港产联动、港城联动,推动船运、港口、仓储物流、内陆运输、产业、城市等一体化发展,提升航运产业发展能级。
——共筑绿色新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立政企协同推进的绿色航运发展工作机制,加大船舶污染防控、加快清洁能源和新型节能技术应用和推广,持续在零碳港口智能一体化生产管控系统等领域发力,打造中交航运绿色低碳技术品牌,共同推动江海联运、多式联运、干支联动等高效运输组织方式,实现港口、船舶、航道以及运输方式绿色化、生态化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共建未来生态圈。顺应全球对外开放新趋势,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加强与国内外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协会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务实合作平台,共同参与全球航运治理体系建设,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航运政策规则、标准联通,加强沿线航海文化交流,打造“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全球智能航运产业生态圈。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航运事业发展前景广阔、机会无限。让我们携起手来,深化合作、互利共赢,主动顺应时代发展和产业变革趋势,共同开创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