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航标处(航标实物档案陈列室)

一、基地简要情况介绍

连云港航标处航海科普教育基地,主要由“海巡169”轮、开山岛灯塔(电影《守岛人》原型)、羊窝头灯塔、大丰灯塔、航标实物档案陈列室、“明灯智航”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航标基础设施构成,形成集航标实体、科技、场所“三位一体”的科普教育示范前沿阵地。

二、基地科普特色、优势和资源

1.拥有丰厚的航标科普教育文化资源,场所便利、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区位条件明显。航海科普范围可面向整个江苏沿海,科普教育场所多元,基地拥有“海巡169”轮、灯塔、航标实物档案陈列室、创新工作室以及航标各个发展时期的工作记录、历史文献和反映航标设备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300余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每年接待访客2000余人次。

2.设有科普职能部门,并配备开展科普活动的专(兼)职人员队伍。配备3名专职讲解人员和1名辅导人员,兼职科普人员15人,航标科普志愿者80余人,科普教育专家3名,团队成员从事专业领域丰富,且多面向江苏沿海航标基层一线,行业经验较为丰富。

3.每年设专项科普工作经费,保障基地开始经常性航海科普活动所需的科普教育、策划、宣传和研究等费用支出,将科普讲解费用列入单位年度预算。

4.开辟多元化航标宣传途径。通过网站单独开辟航标航海文化专栏,作为科普展示宣传窗口。线下依托实物档案教育基地,在“档案开放日”“灯塔开放日”“航保知识进校园”等活动期间,组织各类社会团体代表参展50余场。

三、以往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1.开展“拥抱蔚蓝 平安成长”船艇开放日科普教育活动,中小学校师生家长、社区工作者、热爱航海事业市民群众和社会公益人士等200余人参加。海事航保科普志愿者带领大家登上“海巡169”轮,通过海上救援演示、有奖问答等方式,讲解了救生衣的穿戴、灭火器的使用、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教、乘船基本安全知识和救生基本方法,利用各种救生工具进行防溺水知识互动体验,随后大家还一起巡航了港口海域,深度体验航海魅力。

2.开展以“和航标档案对话,与水上安全同行”为主题的航标档案开放日暨水上安全知识科普教育活动。科普讲解员向小朋友们讲解了航标知识、水上安全等知识和航标发展史,引导参观航标陈列室、航标实物档案等,了解雷达、电子海图、船载AIS自动识别系统等船艇主要设备和学习船舶航行知识。

3.开展“明灯护航 国防筑梦”灯塔开放日暨国防教育公开课活动。科普员以公开课的方式现场讲解了国防知识和航保文化历史,带领学生现场参观大丰灯塔、航标实物档案陈列室、海防民兵一类哨所,近距离触摸到了更新换代的航标灯器,深刻体会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灯塔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