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德庆海事处(海巡船)

一、基地简要情况介绍

肇庆德庆海事处航海科普教育基地位于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中游北岸,占地面积4286㎡,拥有海巡船一艘、趸船一艘,船用雷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桥梁智能防撞系统等各类先进的航行辅助及监管设备、系统,能较好地融合信息技术与科普教育,提供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的科普实践。

二、基地科普特色、优势和资源

1. 具有主题内容明确,形式多样的各类航海科普展教资源。面,全年对外开放时间超300天,年均接待访客6000余人,是了解海事历史与学习航海文化“活”的建筑,入选肇庆市第五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项目。

2.拥有独立、完善的展陈空间和开展航海科普教育、宣传的固定场所。基地内陈展图片100余幅、航海器具展具200余件,专门用于科普展示的面积达1000平方米。

3.设有负责科普工作的职能部门,并配备开展科普活动的专(兼)职人员队伍。配备3名专职讲解人员,兼职科普人员36人,以肇庆市水上搜救队为主的科普志愿者20余人。

4.每年设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基地开展经常性航海科普活动所需的科普教育、宣传和研究等费用支出,将科普讲解费用列入单位年度预算。

5.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肇庆海事局)、视频号(广东海事局)、抖音(广东海事局)等开展线上宣传,同时联合肇庆市委机关报西江日报、肇庆市广播电视台、通过空中课堂线上直播、“有闻有路”节目广播等线上形式开展科普宣传。

三、以往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1.组织开展大湾区海事夏令营活动,活动包括体验海事工作、学习防溺水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体验操作智能救生圈、救生衣穿着比赛、合唱防溺水安全歌曲、参观海事巡逻艇等。

2.开展防溺水科普研学实践教育暨海事开放日活动,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学习了水上求生、急救、乘船安全、防溺水等基本安全常识;体验了如何穿戴救生衣、自制救生衣、自制救援浮具、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技能;参观了以案为鉴典型事故案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