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学发〔2016〕67号)
关于公布中国航海学会2016年优秀论文名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我国航海学科领域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航海学术研究的广泛交流和水平提高,中国航海学会秘书处依据《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评选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中国航海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现将评选过程及结果公布如下:
1.秘书处2016年1月29日发布《中国航海学会关于征集2016年学术论文的通知》,向各有关单位征集论文。应征者以“科学航海助力海洋强国战略”为主题,围绕12个相关领域议题组织撰写。截稿时共收到应征论文462篇,所有征文的题目于5月23日在学会网站予以公布;
2.经过筛选、查重和分类,分发至各专业委员会328篇进行推荐和排序。秘书处从专委会推荐排序结果中优选出164篇论文进入专家评审环节,入围专家评审会的论文题目也在学会网站及时公布;
3.专家评审会于7月25日在北京江苏大厦召开,九名业内专家经过预审、讨论、投票,选定《物流基地危险货物储区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研究》(重庆交通大学刘星)等87篇论文拟入选本年度优秀论文。优秀论文建议名单经学会理事长、各副理事长、秘书长的批示和审议,获得通过。现予以公布。
附:中国航海学会2016年优秀论文名单
中国航海学会
2016年8月23日
附件
中国航海学会2016年优秀论文名单
|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第一作者单位  | 
| 
 1  | 
 物流基地危险货物储区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研究  | 
 刘星  |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 
| 
 2  | 
 基于星载AIS的港口挖掘与航道发现  | 
 杨庆、李凯、 姚迪  | 
 海军装备研究院  | 
| 
 3  | 
 AMSR2和SSMIS卫星遥感海冰密集度资料在北极东北航道的适用性评估  | 
 赵杰臣、程净净、张林、李春花、杨清华、李明、刘富彬  |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 
 4  | 
 基于侧扫声呐图像的水底目标定量识别方法  | 
 陈曦、李京、 沈蔚、蒋卫国  |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 
| 
 5  | 
 基于形状上下文的SAR图像舰船目标识别  | 
 祝继伟、仇晓兰、雷斌、丁赤飚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 
 6  | 
 稀少控制条件下异源卫星影像海上目标定位技术  | 
 李莹莹、吴昊、常学立、孙晓坤  | 
 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  | 
| 
 7  | 
 基于油膜遥感信息特征的海上搜救目标检测方法  | 
 崔璨、李颖、 刘丙新  |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  | 
| 
 8  | 
 政府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改进的建议  | 
 潘文达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 
| 
 9  | 
 一种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池火危害简易评价方法  | 
 鲁盈利、张建通、吕植勇  |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 
| 
 10  | 
 三峡坝上锚地待闸船舶综合服务思考  | 
 胡瑞清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 
 11  | 
 反弧门启闭机构运动模型与关终位调整研究  | 
 阮峻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 
 12  | 
 均衡船舶移泊时间对三峡船闸过闸效率的影响浅析  | 
 何军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 
 13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压载水中细菌检测方法研究  | 
 江佳威、刘士恒、潘博、江金虎、王成法、王俊生  | 
 大连海事大学  | 
| 
 14  | 
 船舶油污水无机絮凝剂机理研究  | 
 沈毅刚、孟雄飞、季强、宋永欣  | 
 大连海事大学  | 
| 
 15  | 
 基于T-S模型的航向非线性鲁棒PD模糊控制  | 
 王立军、王思思、乔子轩  | 
 广东海洋大学航海学院  | 
| 
 16  | 
 简述操纵超大型船舶在靠泊阶段的技术运用及其防御性操作  | 
 刘维刚、刘宝良  | 
 天津港引航中心  | 
| 
 17  | 
 深水起抛锚作业中船舶的稳性分析  | 
 曾程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事业部船舶技术所  | 
| 
 18  | 
 大型船舶梅山码头拢泊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 
 谢哲学、李飞镝、吴声、赵方斌  | 
 宁波引航站  | 
| 
 19  | 
 虾峙门水道船舶险情、事故多发原因及对策  | 
 潘国华、陈意洁、赵方斌  | 
 宁波引航站  | 
| 
 20  | 
 倒U电容式船舶液柜动态液位测量技术研究  | 
 刘士恒、江佳威、闫一默、曾弘扬、孟雄飞、潘新祥、 宋永欣  | 
 大连海事大学  | 
| 
 21  | 
 船舶加速度及应用  | 
 彭延领  | 
 上海港引航站  | 
| 
 22  | 
 探索翻扣船的应急拖带  | 
 周元波、马法剑、孙程琳  | 
 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  | 
| 
 23  | 
 液货晃荡对双壳油船碰撞性能的影响研究  | 
 吴文锋、卢金树、邓佳佳、朱发新  | 
 浙江海洋大学  | 
| 
 24  | 
 AHP在引航安全指标评价中的应用  | 
 王炜  | 
 长江引航中心张家港引航站  | 
| 
 25  | 
 航路调整后海船进出福南水道风险防范探讨  | 
 汤荣干  | 
 长江引航中心张家港引航站  | 
| 
 26  |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理赔决定的可诉性研究分析  | 
 帅月新、施依柠  | 
 中国船舶油污损害理赔事务中心  | 
| 
 27  | 
 SOLAS公约关于登离船设施的要求及PSC检查要点  | 
 杜何阳、邱学刚  | 
 上海杨浦海事局  | 
| 
 28  | 
 黄浦江航标配置若干问题浅析  | 
 林智斌、徐洪明、李巍  | 
 上海杨浦海事局  | 
| 
 29  | 
 航标信息更新与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孙强、王洪燕、彭景润、张延茂  | 
 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  | 
| 
 30  | 
 湛江港大型船舶夜航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  | 
 陈真日  | 
 湛江港引航站  | 
| 
 31  | 
 从一起船舶碰撞事故谈油漆物证的提取和检验  | 
 周洪洋、尹晓楠、邴磊、郭恩桥、张海江、秦志江  | 
 烟台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  | 
| 
 32  | 
 某中小型LNG动力船舶储罐的设计  | 
 宋洋、吴桂涛  |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 
| 
 33  | 
 基于交通波理论的吴淞口警戒区通航效率分析  | 
 马建斌、吴志军、由继伟  |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  | 
| 
 34  | 
 船用LNG双燃料柴油机排放试验研究  | 
 许建华  | 
 中国船级社重庆分社  | 
| 
 35  | 
 船舶废气实现海水空泡化减阻系统设计  | 
 白里航、崔文彬、白里伟  | 
 西安交通大学  | 
| 
 36  | 
 热浸渗铝技术在航标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 
 程胜利、陈祎荻、谢海东  |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  | 
| 
 37  | 
 一种提高航标作业效率和助航安全保障能力的新型锚链卸扣研究设计  | 
 董效鹏  |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  | 
| 
 38  | 
 长兴岛北港区冰期引航  | 
 李吉庆  | 
 大连引航站  | 
| 
 39  | 
 无人驾驶船舶如何建立狭窄水域操纵的模糊数据模型探讨  | 
 李林、孙大威  | 
 大连引航站  | 
| 
 40  | 
 耙吸挖泥船精确与高效自主疏浚集成控制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丁树友  |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 
| 
 41  | 
 挖泥船输送系统计算分析软件(DTAS)研制  | 
 秦亮、田会静、郭翠双  |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 
| 
 42  | 
 主机增压器滑油出口温度偏高故障分析  | 
 酉小广、四建腾、陶飞  |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 
| 
 43  | 
 缩短获取长江航行信息延迟方法研究  | 
 王胜利、周春华、王 帅  |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 
| 
 44  | 
 基于复杂网络的交叉航道内船舶汇聚度模型  | 
 张树奎、肖英杰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系  | 
| 
 45  | 
 纳米MoS2颗粒对海洋平台铝合金钻探管表面微弧氧化膜的性能影响  | 
 沈雁、王红星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 
 46  | 
 事故多发航段的安全可提高空间判别方法  | 
 谢保峰、杨玲、葛蓉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学院  | 
| 
 47  | 
 MSC.365(93)决议框架内的舵效换算风险分析  | 
 杨世知  | 
 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  | 
| 
 48  | 
 团队引航模式在长江引航中的应用初探  | 
 李宁、张广宇、曾亚军、曹金海  | 
 长江引航中心  | 
| 
 49  | 
 大型船舶福中水道安全航行对策探讨  | 
 骆二鹏、关宏旭  | 
 长江引航中心靖江引航站  | 
| 
 50  | 
 事故假想制度在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中的思考  | 
 张庆明  | 
 长江引航中心常熟引航站  | 
| 
 51  | 
 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重构赤道区域次表层海温  | 
 郭文博、石晓录  |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 
| 
 52  | 
 基于个人终端的电子海图系统应用研究  | 
 周春华、王胜利、王桐明  |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 
| 
 53  | 
 充分发挥国家专业救助力量在维护南海海洋权益的作用  | 
 胡传华  |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  | 
| 
 54  | 
 大型客船搜救人为因素对策分析  | 
 陈小龙、彭赞  |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  | 
| 
 55  | 
 大型客船遇险搜救难点及对策  | 
 余文杰  |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  | 
| 
 56  | 
 铝合金双体高速救助船腐蚀特点及相应对策  | 
 王晓军  |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  | 
| 
 57  | 
 长江内河船社会结构研究及其管理初探  | 
 王梓源、徐伟欣  | 
 江苏南通海事局  | 
| 
 58  | 
 船舶试航安全管理现状与监督检查研究  | 
 杜缘缘  | 
 江苏南通海事局  | 
| 
 59  | 
 浅议对船员服务资历真实性的监督管理  | 
 步长水  | 
 山东日照海事局  | 
| 
 60  | 
 关于内河船舶含油舱底水强制岸排的建议  | 
 李永恒  | 
 深圳海事局  | 
| 
 61  | 
 浅谈实施集装箱货物强制称重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及海事部门的应对措施  | 
 曾四方  | 
 深圳盐田海事局  | 
| 
 62  | 
 游艇配备AIS的必要性  | 
 孙增华  | 
 深圳宝安海事局  | 
| 
 63  | 
 E36-D36钢断裂韧性分布规律研究  | 
 刘成名、杨清峡、梁园华、李洛东  | 
 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  | 
| 
 64  | 
 老龄海洋平台的结构延寿评估技术研究  | 
 徐辉、高畅  | 
 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  | 
| 
 65  | 
 船舶尾轴-油膜-艉部结构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 
 董良雄、张涛、李玉乐、王帅军  | 
 浙江海洋大学港航学院  | 
| 
 66  | 
 海上落水人员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 
 刘虎、徐艳军  | 
 浙江海洋大学港航学院  | 
| 
 67  | 
 内河200吨以下客渡船顺流靠泊研究  | 
 吴易甲、池弘福  | 
 浙江海洋大学港航与建筑工程学院  | 
| 
 68  | 
 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气体回收利用装置设计  | 
 朱发新、卢金树、吴文锋、董良雄、李玉乐  | 
 浙江海洋大学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 
| 
 69  | 
 爆破挤淤堤上重件出运码头结构设计  | 
 李武、魏冰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 
 70  | 
 航行数据记录仪在内河客船的应用研究  | 
 黄朝霞、黄克闪  | 
 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  | 
| 
 71  | 
 能见度不良天气引领大型集装箱船进出洋山深水港  | 
 薛一东  | 
 上海港引航站  | 
| 
 72  | 
 宁波远东码头11#泊位大型散装船安全稳泊措施  | 
 陈杰、尤庆华、黄天翔  | 
 宁波大港引航有限公司  | 
| 
 73  | 
 冰期船舶刮冰操纵  | 
 杨炳栋  | 
 黄骅港引航站  | 
| 
 74  | 
 基于SEM的船舶安全要素关联性分析  | 
 陈兴伟、胡甚平、顾洵瑜、轩少永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 
 75  | 
 “更”考  | 
 逄文昱、韩庆  |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 
| 
 76  | 
 柴油机SCR系统稳态尿素喷射控制策略试验研究  | 
 付立东、高子朋、吴桂涛  |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 
| 
 77  | 
 沉潜油监视监测技术方法研究-以秦皇岛浅水湾为例  | 
 马龙、张海勇、姜宏伟、赵俊颖  |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  | 
| 
 78  | 
 船舶SCR系统反吹再生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 
 张奇、张洪朋、刘后祥、付洪发、陈海泉、孙玉清  |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 
| 
 79  | 
 船舶导航雷达模拟器应用与发展研究  | 
 杨晓、余枫  |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  | 
| 
 80  | 
 基于电解海水的模拟船舶柴油机废气脱硝实验研究  | 
 韩志涛、于景奇、杨少龙、严志军、潘新祥  |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 
| 
 81  | 
 防波堤端部非均匀流对船舶航行影响的数值计算  | 
 李强、洪碧光、高孝日  |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  | 
| 
 82  | 
 船舶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的方案设计及性能研究  | 
 陈旭立、曾维武、李策略、宋赫、董景明、潘新祥  | 
 大连海事大学  | 
| 
 83  | 
 双圆弧型风帆的双帆干扰分析  | 
 傅超、黄连忠、林虹兆、孟令平  | 
 大连海事大学  | 
| 
 84  | 
 海船船员货物积载与系固评估智能评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王庆武、李伟峰、马麟、白春江、田佰军  | 
 大连海事大学  | 
| 
 85  | 
 基于板式热管的船舶缸套水温差发电实验研究  | 
 范睿、李海涛、邢丰、刘艳年、纪玉龙  | 
 大连海事大学  | 
| 
 86  | 
 基于实测海浪和CFD技术的船舶摇荡预报新方法  | 
 石博文、刘正江  |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  | 
| 
 87  | 
 LNG船PSC检查要点综述  | 
 韩铁民  | 
 大连远洋运输有限公司船员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