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1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

2000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

一等奖:

1.便携式自基准天文定位仪研究  吉春生  史 德   姜 璐

 

二等奖

1.牛山岛风力发电装置在灯塔上的应用  许玲贵  陈明忠

2.船舶柴油机NOx排放的计算方法研究  黄连中  孙培廷   李 斌

3.子波浮动阈值雷达杂波处理方法的研究  柳晓鸣  索继东   刘人杰

 

三等奖

1.西北太平洋爆发性气旋活动与航线选择  张永宁  张吉平

2.有限元法在油船液货管网仿真计算中的应用  王真茂  吴宛青

3.船舶避碰网络决策系统研究  郝清赋  王敬全   吴 晞

4.高速船碰撞危险范围研究  孙文强  孙立成  夏国忠   王逢辰

5.船舶区域溢油风险程度甄别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肖井坤  殷佩海

6.封舱抽水法打捞沉船辅助决策系统  刘汉明  臧海鹏

7.港口内陆空间可达性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宋炳良

8.大型滚装船“大舜”轮打捞成功  叶似虬  张洪林  徐志成   王 雷

9.高速舰船操纵性建模与风中运动研究  石爱国  杨宝璋  蔡 峰  侯建军  刘光明

10.加入WTO对深圳集装箱港口业的影响与对策  石洪升

11.浅谈船舶源头管理  赵春忠  王 林

12.海船在长江下游宁浏段夜航的问题与对策  黄建伟

13.电子江图研制的理论与实践  牟军敏  陈 伟

 

2001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

二等奖:

1. 船舶避台智能系统的设计与研制  王敬全  何 义  施平安  彭小宏  刘传勇

 徐祖远  秦善慈  李清烈  陈 彬  丁炳霖

2.深圳溢油应急智能信息系统(OSERIIS2000)研制  乔 冰   赵 前  赵 平  杨献朝  李 筠  林志豪  黄军根  陈鑫浩

3.利用“DGPS”技术  保障超大型船舶在狭长航道的安全航行  李 放   李志鹏

4.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对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的研究  黄连中  孙培廷

 

三等奖:

1.马当河段M4沉船水下爆破解体打捞工程  戴开俊  张粵宁

2.VTS系统投资和收益的评价问题  刘人杰  邵方明  柳晓鸣

3.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保障企业营运安全  杜宝明

4.运用电解法处理船舶压载水的研究  潘新祥  党 坤  殷佩海

5.海船驾驶员身心素质测评指标的建构  朱国锋  何存道

6.碰撞渔船事故分析及避碰措施  严 哲

7.利用船舶柴油机余热加热压载水的新方法  李 斌  孙培廷

8.浅议修改《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的必要性  李运清

9.AIS信息融合与雷达目标跟踪  索继东 柳晓鸣  刘人杰  刘玉民

10.海上两艘舰船舷靠的操纵仿真  石爱国  侯建军  蔡 峰  周立鑫  杨宝璋

11.建立三峡库区海事管理体系的构想  刘 亮

12.关于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问题的思考  许天慧

 

2000年-2001年期刊发表的获奖论文

二等奖:

1.船舶轮机仿真器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  郭 晨   《中国航海》

2.深入海上安全研究  提高海损预防水平  魏家福   《航海技术》

 

三等奖:

1.顺应航运潮流拓展现代物流  李绍德  《航海技术》

2.迈向新世纪的全球班轮运输业  许立荣  《航海技术》

3.珠江航道中船舶航行与避碰专家系统  施平安 陈久伟 王敬全 吴 晞  《航海技术》

4.最晚施舵点模型及其应用  郑中义  吴兆麟  《航海技术》

5.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发展趋势与环境关系的探讨  孙培廷  《航海技术》

6.配备模拟图解屏和故障设置器的电力拖运实操系统  李朝正  沈爱弟  《航海技术》

7.MAN B&W 主机遥控气动装置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研制与开发

向 阳  郑士君  黄志涵  韩成敏  《航海技术》

8.山区河流渠化开发初探  《四川航海》

9.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江苏省长江港口的规划设想  《江苏航海》

10.长江下游江苏段海轮深水航道整治初步设想  《江苏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