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997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

1996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

三等奖:

1.基于船舶碰撞海事分析的航迹模拟系统  钱玉林

2.追越条款的适用是否存在碰撞危险为前提  张秋荣

3.船用防避台风决策系统基本技术  邱建祥

4.论船吸  佟宝德  岳 峰  石爱国  杨宝璋

5.论我国航标的发展方向与技术政策  赵亚兴

6.船舶无人机舱监控网络系统设计  赵永生  陈洪立  朱绍庐

7.海洋法典与海监职责  刘冬青

8.试论轮机船员实际操作考试  夏忠军

9.打捞中山舰方案选择及概略  李光辉

10.港口主航道导标通视区宽度及安全标准  方祥麟  王也平

11.江苏沿海港口开发的战略思考  吕希良  吕其岩

12.加快澜沧江――眉公河国际航运开发利用是沿岸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  刘大清

13.多功能智能型航次计划优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赵 刚  顾亚竹  郭辉明  庄春华

14.中国如何建成船员劳务输出大国对策研究  陈伟炯

15.关于江苏航道技术等级评定工作的研究  张明明

16.运输干货船舶航次稳性的计算方法  潘岐权

 

1997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

一等奖:

1.船舶柴油机变流量冷却的研究  孙培廷

2.船舶柴油机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杨建国  王晓武

 

二等奖:

1.航行安全保证系统中的船位优化技术  张淑芳  袁安存

2.长江口海水比重对船舶安全和效益影响的分析  周正宁

 

三等奖:

1.双驳抬撬整体打捞中山舰  李光辉

2.高精度船舶助航系统  柳晓鸣  索继东  王家华

3.“康斯坦丁”剩油抽吸系统总体设计  洪 冲  巫国鑫

4.改善航道环境“规则”才能真正发展作用  李大光

5.VTS数据处理系统目标碰撞危险参数设计  齐国清  刘 敏

6.微机与变频器在主机缸套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蔡振雄  林金表

7.船桥碰撞事故原因浅析和安全对策  范鸿乔

8.深圳港航业发展的经济背景及前瞻  司徒锦裕

9.大风浪中渔船的安全操纵  姚 杰

10.406MHz示位信标机地面测试设备数字信号处理与显示装置的研制

金 红  索继东  房少军

11.MAN—B&W MC船舶柴油机操纵系统动态模拟  吴 恒 孙建波  高 强  温宇钦

 

1996年-1997年期刊发表的获奖论文

二等奖:

1.海门港外航道通航条件研究  黄蕴和  金丕信  《中国航海》

2.YS40型水域溢油回收装置  叶懋经  《救捞与潜水》

3.论港口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陈  筱  《广西交通科技》

4.SMU-IV型综合船舶操纵模拟器  施朝健  蔡存强 石永辉  《上海海运学报》

 

三等奖:

1.浅谈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操纵体会及注意事项  林日金  《中国航海》

2.在船舶航行条件下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预报的CLIPER模式

廖木星  黄立文  胡基福  《中国航海》

3.避碰规则适用的时机  赵劲松  《中国航海》

4.船用变频制冷装置的(yong)分析  温纳新  白德富  刘  超  《航海技术》

5.远洋油轮和化学品船接受国际安全检查的措施与对策  陈锁祥  《航海技术》

6.关于北太平洋东行及西行航线的探讨  宋 斌  《航海技术》

7.必须重视集装箱船舶船体的总纵强度  姜卫建  《航海技术》

8郑和下西洋纵论  辛元欧  《郑和研究》

9.两度辉煌两次衰落定要振兴  郑 明  《郑和研究》

10.南京长江大桥碰桥事故的原因及防范  王曾博  周建强  《江苏航海》

11.大型沉箱在半潜驳上的起浮控制  黎  斌  《救捞与潜水》

12救捞船舶图像通信系统  於益齡  《救捞与潜水》

13.锅炉给水系统的改造  韩庆松  《天津航海》

14.浅析期租业务中承租人资信下降船东应注意的问题  郭  旭  《天津航海》

15.“复关”-我国海运业的机遇与挑战  郑金岩  《天津航海》

16.宁波港客运站迁至镇海的技术经济分析  周溪召  李  彬  《水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