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学会参加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总结工作公示材料

中国航海学会参加中国科协第二届(2016-2018)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总结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简称“青托”)是中国科协围绕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国家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更多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一项计划。该工程于2015年启动,大力扶持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32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作为被扶持人,给予每人每年15万元,连续三年稳定支持的方式,开展专门的托举培养。中国航海学会根据中国科协通知积极开展青年托举工程项目,意在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拓展学会服务科技工作者、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成才机会、指引发展方向,努力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发现、培育、评价工作体系。

二、项目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中国航海学会目前拥有通信导航、海洋船舶驾驶、船舶机电、救助打捞、航运保险、航标、遥感等22个专业委员会,学会组织举办的中国航海日论坛、中国国际救捞论坛、中国航海学术年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学会主办的期刊《中国航海》和《航海技术》是航海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学会评选的“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航海学会青年科学技术奖”在航海业界具有重大影响力。学会根据中国科协《关于开展第二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及有关要求,积极响应启动青托工程的组织、遴选、申报工作,组建了青年人才选拔工作组,负责本项目的具体实施,学会秘书处安排专职人员提供项目支撑。并于2016年12月9日参加并通过了中国科协2016-2018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申请和立项。2017年1月10日,中国航海学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2016至2018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扶持人员选拔确认的专家评审会。评审会由七位航海领域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评审会按既定议程,审查了被推荐人的申请材料,并依次听取了被推荐人申请理由的陈述及对专家提问的回答。此次评审会是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6-2018年度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和中国航海学会落实推进此项工作的方案,而专门组织的对被扶持人员进行遴选确认的专家评审会。评审团队由基于专业身份的业界“小同行”,以及取得过一流研究成果者、国际学者、企业界学者组成,采用初评函评(小同行)+ 终评会评(被扶持人答辩)的评审方式。

专家组经过质询、讨论和评议,最终从多位候选人中择优选拔上海海事大学的万征、大连海事大学的徐敏义同志为2016-2018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扶持人选。

中国航海学会共选拔两名人才进入中国科协第二届青托工程培养任务。学会根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管理办法》,制定青托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原则、工作任务、考核指标等;严格遵守《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细则》等相关财务管理规定,同时补充制定了《中国航海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为青托人才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为航海领域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探索新的实践经验。经过三年托举工作,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与本项目的人才培养工作,两名青托人才得到突破性成长,并赢得良好评价。

三、托举平台建设、托举机制创新及成果

(一)本项目按照项目任务书要求,需要开展以下主要工作:

1.组建选拨工作组;

2.组建导师团队;

3.建立和完善同行专家库;

4.小同行专家评审;

5.建立并完善青年人才的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

6.建立并完善推荐和选拔机制、标准;

7.建立并不断完善青年人才的扶持措施,对青年人才从经费、管理、搭建平台、营造人才成长环境等多个维度给予扶持;

8.维护青年人才跟踪工作平台;

9.建立并完善动态评价标准和机制,全程跟踪。

(二)根据上述工作任务,在2016-2018年间,学会组织并完成了预定的工作任务,包括:

1.组建选拨工作组:根据中国科协青托工程的要求,制定工作规范,并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在工作规范制定过程中,充分征求了理事会领导及学术工作负责人等人员的意见。

2.组建导师团队:中国航海学会在工作规范中规定青年人才候选人来自于推荐制+小同行评价,须有1名主推荐人具名推荐并承诺承担该青年人才的培养责任,另有不少于2名推荐人具名同意推荐。

3.建立同行专家库:中国航海学会是航海技术领域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涵盖本领域各专业方向,同行专家库不断积累壮大。选拔工作委员会综合初评专家评审意见后,选出优秀人员进入会评答辩评审。会评时,候选人报告,专家提问,专家通过被推荐人答辩,结合被推荐人已经取得的成绩、其对所在领域未来发展看法及被推荐人研究计划、参加学术组织及社会服务情况等,最终给出评价结果。

4.建立并不断完善青年人才培养的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在整个项目周期里,随着工作的开展和不同阶段的重点需求,学会先后建立了青年人才的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评审专家承诺书、项目经费拨付协议等多项管理规范和模板,为项目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上述办法,随着中国科协青托项目管理办法的出台和调整及时给予修订和完善。

5.建立并完善推荐和选拔机制、标准:对于人才选拔的总的标准与中国科协的要求一致。在具体工作方法上,充分发挥导师和小同行的作用,在人才选拨机制和标准方面,着眼点是摆脱传统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即“四唯”)为评价标准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符合航海领域及青年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和标准。推荐和选拔机制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四唯”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社会贡献和影响。

6. 建立并完善青年人才的扶持措施: 学会非常重视青年人才扶持平台的建设,对青年人才从多个维度扶持,提供多种机会,帮助青年成长成才。学会为青托人才营造宽松的自主科研环境,不干涉其学术和研究活动。此外,学会还举办了一系列学术会议供青年学者交流、沟通、互助、激励。
7.维护青年人才跟踪工作平台:学会秘书处安排专职员工负责青年人才发展计划支持和推进,建立了工作群,及时传达中国科协和中国航海学会的要求和信息,反馈被扶持人的诉求。按照中国科协的要求,在中国科协青托项目平台上及时填报或组织被扶持人填报相关的数据。

四、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培养、评价等创新实践及成效

(一)支持被扶持人开展年度科研活动。被扶持人与所在院校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并推荐被扶持人在学会核心期刊、国际平台刊登研究成果报告、发表文章,以及推荐被扶持人申报中国航海学会奖项;组织专题沙龙,支持被扶持人才参加学术交流。 

(二)总结三年来被扶持人的成长成就。与被扶持人所在院校一同对被扶持人近三年来的学习和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对相关学习和科研成就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被扶持人的培养过程档案。 

(三)修订完善被培养对象的评价办法和工作评价制度。学会工作小组联合被扶持人所在院校的导师团队对培养工作及时进行评估总结。根据培养对象的发展需求,补充完善培养计划,拓宽专家组资源,不断完善“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实施的工作办法和评价标准。最终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航海领域青年人才成长评价制度。 

(四)组织对被培养对象的考核工作。按照中国科协要求及项目合同书中的相应条款,对被扶持人的培养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核,评定培养对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用以印证托举项目完成的质量标准,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财务审核,形成项目经费决算表。 

(五)开展“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效果自评估和三年工作总结。组织评审专家组对培养效果进行检验,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估,作为今后参与中国科协或在本领域自行组织培养的借鉴内容。 

(六)组织对被扶持人的研究成果宣传展示。学会将根据培养对象的项目研究成果,积极开展成果推广工作。 针对被扶持人举办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举办专题报告会,持续推荐被扶持人参加所在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并通过纸媒、网络等多种途径对被扶持人三年来的成长历程及研究成果进行宣传、推广。 

(七)建立航海领域“潜质青年人才”成长支持模式。学会将继续向中国科协申请“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增加培养计划并多方筹措资金,扩大培养人数。对完成“青托”的青年人才制定后续跟踪计划,继续探索和完善航海领域青年科技人才举荐、培养和评价的创新模式,为进一步扩大项目成果积累经验。

五、被扶持人成长情况

(一)徐敏义:男,32 岁,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海洋装备与系统。在学会与学校支持和培养下,以海洋智能装备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16-2017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王中林院士课题组访问研究。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中海油服公司课题等10余项,入选2016-2018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2018年度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学术上取得的相关成果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响因子21)、energy(影响因子13)、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响因子13)等SCI源收录期刊文章14篇,发表中文核心、国内外会议论文18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10篇,最高影响因子24.88;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2项。2019年被评为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外,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辽宁省(大连)水下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辽宁分会主席;建立“海事机器人”实验室, 2018年联合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共同举办了国际水中机器人大会。

(二)万征:男,32岁,上海海事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航运公共政策、航运节能减排。在中国航海学会与上海海事大学的培养下,万征课题组旨在建立中国沿海港口的海事污染风险评估模型,对我国海港整体海事污染风险、航线和船队的差异风险进行评估并为海事监管部门提供精准管理策略。同时在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获得了一系列奖励和称号。

教学: 被扶持人教学成绩优异,深受学生好评。高质量的完成所有了教学任务,包括国际班全英文教学。核心专业课学生评教分数位于全院前列,大部分专业核心课程评分获得A+评级(学院前10%),督导组现场评分均为优秀。担任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以来,已经指导多名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特别是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被扶持人所在的航运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以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为使命,坚持科研创新驱动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系列荣誉,先后获得上海市五四青年集体奖章和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也获得了喜人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16-2018年所指导学生共获得超过150项奖项和大学生创新活动立项。

学术研究:在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经费的资助下,在航运公共政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成果主要体现在:

1.构建集成多维海事信息的船舶运输网络。作者团队尝试运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整合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收录的海事数据等相关信息,对船舶空间分布、航行过程和停靠节点关系进行聚类分布制图,为后续应用研究提供基础保证;

2.通过大气污染排放模型和生物入侵过程模型对我国海港海事污染整体风险、航线和船队的差异风险进行子模块评估;

3.结合有关国际公约的监管要求和我国现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基于公共管理领域的多层级治理理论,从治理原则、工作主体、监管机制三大维度来研究如何利用海事污染风险评估数据进一步完善我国航运污染的监管体系。

4.被扶持人所负责的科研团队均为国际航运管理、海事政策及海洋和环境工程学科的青年科研人员,已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具有跨学科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和方法基础。被扶持人近三年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学术期刊(包括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Marine Policy, Maritime Economics and Logistics等期刊)发表检索论文16篇。团队应邀为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撰写了多篇海事专家评述(参见Nature, 530. 275–277;Nature, 540. 27–29;Nature 560, 161-163)。关于绿色航运和国际海事治理的重要观点被广泛引用,并得到《光明日报》《科学日报》等媒体的翻译摘编。万征老师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在中国航海学会与上海海事大学的共同培养下,万征老师取得了优秀的成果,达到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培养目标,其个人发展仍有巨大的空间,未来应朝着继续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专业技术职务和人才计划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等方向进一步努力和成长。

六、青托工作宣传开展情况
青托工作得到学会、被扶持人所在单位及领域专家、导师的高度重视。其中万征老师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开展及取得的成果,得到其所在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的广泛宣传。学校先后在学校官网、学校官方微信、人事处网站等发布了万征老师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消息、万征与团队成员在世界上权威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上发表评述文章和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消息、学校领导与其座谈等新闻动态,并在校园网发布了对万征老师个人成长的专题报道等。徐敏义老师的培养情况和取得成果也同样得到其所在学校的大力宣传,得到学校领导和相关导师给予的高度评价。

为了帮助青年人才潜心研究、深入探索,在“科研黄金期”做出突出业绩,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国家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中国航海学会借助中国科协设立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积极参与并推动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三年来,学会所推荐的青年人才在学会、学校、导师多方位的支持下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为今后深入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会在培养和宣传青年人才成长方面也是积极探索,主动搜集和流转宣传信息,扩大宣传效力,激励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勇于创新、不断成长、全面发展,脚踏实地的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

七、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一)青托启动工作与青托后续工作紧密相连,希望启动工作也纳入任务规划,有利于青托资金提前安排和工作衔接开展;

(二)资金使用方面建议中国科协出指导办法,青托资金使用指南等。

(三)影响青年人才成长的主要问题:科研环境亟需进一步提升。建议:高校、科研院应加大投资力度,设立激励机制,提供更为丰富的运作空间和生存条件。

八、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深度整合培养平台等资源,打通青托人才科研工作上下游。

(二)拓宽青托人才成长宽度,形成群体优势,加强广度培养。(三)加强宣传和平台建设,提高精准宣传力度。
 

 

中国航海学会参加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人才

托举工程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报告

一、三年青托经费使用情况和完成情况

中国航海学会2016--2018年共推荐两名青年人才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中国科协青托经费于2017年4月开始拨款,拨款金额为15万元每人每年,连续三年。此后于2017年10月、2018年7月依次拨款,总计拨款经费90万元。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经费根据管理要求和年度计划,中国航海学会先后分三批拨付给被扶持人单位,由单位为被扶持人独立建卡,做到专款专用,为被扶持人完成科研计划并取得相关成果提供了基础保障。项目经费的拨付和使用由中国航海学会和被扶持人单位财务部门分工把关审核,经费预算按照财政预算的要求和财政资金的使用规定,合法、合规、合理,方可通过审核。经费卡建卡后由被扶持人按照预算计划使用,保证了经费使用的灵活性和实效性。具体实施由被扶持人单位财务部门予以监管,保证项目经费专款专用。费用使用后的报销手续也按照中国科协青托管理细则及学会青托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经费具体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研相关的仪器设备器材、学术交流、调研费用、数据采集服务费、资料费、论文翻译费、团队人员劳务费等。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经费,目前已按计划使用了大部分,剩余的小部分经费按照既定的使用计划于今年年底用结完毕。
两名被扶持人三年经费使用情况见下表: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青托经费信息化管理服务还不够完善。学会和被扶持人单位,以及被扶持人单位相关部门之间,还存在工作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完整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执行效率。

(二)建议:加强青托经费信息化运作和管理。建立项目执行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审计部门的信息融合平台,加入预算控制系统,进一步强化对青托项目各个阶段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提高青托经费管理和运行的工作效率。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强化青托经费的预算管理,加大、加深市场调研,确保预购设备的信息准确性,使青托经费预算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二)进一步强化青托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青托经费支出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健全项目经费报账制度,明确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职责权限,重点规范人员费、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协作研究费等支出的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有效;

(三)2019年底前使用结余的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经费继续购置实验室所需设备,完善实验所需仪器,方便相关培养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青年人才托举典型事例汇报

一、“海陆清风”跨学科协作交流平台

为进一步发挥青年科学家的个人辐射带动作用,上海海事大学成立了包括“青年托举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众多青年学者参与的海陆清风”联谊会。

“海陆清风”以“海”为首字,意在凸显海事大学特色。“海陆”并行,一来直意海事大学已是海上专业与陆上专业共生共存的综合性大学,二来昭示海事大学“海陆兼修”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海陆清风”联谊会的宗旨是:加强联系、增进友谊、交流信息、提高素质,关心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帮助全校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更好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目前的交流平台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组成,设主群和若干子群,子群根据参与教师的实际需求组建(如:“海陆清风”跨学科协作交流-大数据专题、“海陆清风”跨学科协作交流-交通与材料专题、“海陆清风”跨学科协作交流-管理与工程专题、“海陆清风”跨学科协作交流-经济与法律专题、“海陆清风”跨学科协作交流-成果转化专题等,子群的后缀名称根据讨论与研究热点确定)。新组建的子群应及时在校青教联备案,以便统一协调、管理与推广,校青教联将根据讨论热点组织线下沙龙活动。           

万征老师作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资助代表,在首次线下活动线程为与同时们分享了如何在科学研究过程实现特色与水平的有机结合。参加沙龙的青年教师就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教学与科研协调、时间管理与分配、思维的创新与拓展等具体问题,与托举人才资助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实例的探讨与分析,大家在特色与水平互哺、跨学科交流与融合、科研创新与发展等话题上擦出了不少火花。   

上海海事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青年教师联谊会会长门妍萍在活动总结时指出,学校广大青年教师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文化背景,如何实现跨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让不同学科青年教师在思维碰撞中,找到新的结合点,学校青教联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青教联通过各类活动的常态化,促进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用的交流研讨,帮助解决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青年教师们也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青年人才培养典型案例

——记首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会 

一、引言

为响应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号召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思想,2018年7月26日至27日,在中国航海学会的指导和大连海事大学的支持下,我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举办了首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会”,吸引了社会各界关注,是抢抓创新机遇、抢占前沿高地的一次重要实践,是推动校企校地多方联动共建、产学研多维融合创新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是推动海洋科技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

二、案例描述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持续做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考察时指出,“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人工智能、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作为《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既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有力抓手。为呼应上述国家关切,2018年7月,大连海事大学诚邀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三方共同举办“国际水中机器人大会”,很荣幸我成为本次大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本次国际水中机器人大会举办地点为大连海事大学,组织机构由3家主办单位、1家承办单位、3家指导单位、21家支持单位组成,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赛事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等领导专家担任大会顾问,来自世界2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9位领域内的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委员。大会共包括了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国际水中机器人论坛、海洋智慧装备高端技术研讨会以及大连高新区海洋科技发展研讨会共四大板块。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自主创新形势下的机器人及海洋工程产业化。大会抢抓海洋科技与人工智能战略机遇,聚集和整合水中机器人领域的学术研究、技术研发、教育培训、创新应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资源,引导高校对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培育和推广水中机器人的创新科研成果,促进高校科研创新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孵化及应用,搭建优秀项目与相关产业基金的精准对接,瞩望水中机器人产业的长远发展,逐步形成政产学研合作共赢的机制,推动国家战略、辽宁省和大连市产业布局及大连高新区“又高又新”创新发展,助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国未来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无愧于新时代的贡献,同时号召更多社会人士关注“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呼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身海洋强国的建设中来。

本次大会受到政府和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靳国卫多次对本次大会作出重要指示,提出相关要求。高新区领导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创新意识,与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主动对接、积极沟通,将人工智能、水中机器人、海洋科技等领域的最新成果落地滨海大连。同时作为主办方的大连海事大学具有鲜明的海事特色,学校 80%的专业与航运相关,70%的科研项目集中于涉海领域。三方成立大会组织委员会,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赵日强,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王小勇,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原驰亲自挂帅,担任组委会主任,发挥优势资源,通力合作、协调各方,确保了大会的成功举办。

大会以竞技性挖掘青年学生创新基因,以研讨性碰撞产生新思想新发明,以务实性推进水下智能产业经济发展。大会横纵两线,穿插交集,使大会结构合理、形式新颖、内容丰满。

三、主要成效

(一)成果丰富

本次大会包括了水中竞赛、专家论坛、产业对接、设备展示、人才招聘等活动。大会极其丰富的组织内容也促成了多项成果。在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中,来自国内外 60 所高校的200 余个水中机器人竞赛队伍共 500 多名竞赛选手,分别在水下机器人竞速、目标识别抓取、全局视觉及自主视觉等项目上一决高下,具有鲜明的科普性、趣味性、观赏性和参与性。在两场专家论坛上,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20 多名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专家,探讨了水中机器人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应用以及仿生、海洋装备国产化等内容。在高新区海洋科技发展研讨会上,推介了大连市及高新区吸引高端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与会专家、企业家为大连高新区的海洋科技产业“把脉”交流,充分发挥政府对科技的引领作用,对促进国内从事水中机器人业务的企业落户大连高新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影响范围广
大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获得了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中国交通报、辽宁电视台等 16 家媒体的大力支持和持续报道。参与人员从专家教授、到政企人士、再到大学生,涵盖了领域内的众多群体。特别是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还邀请了一批正在过暑假的大连中小学生现场观看,将科技创新发展与青少年科普教育形成了完美结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影响力。

四、经验做法

(一)积极响应“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以“政用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方法为指导工作探索;

(二)聘任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的权威人士为指导专家;

(三)充分发挥学会及指导专家的国际影响力,积极促进他们带领各自团队踊跃加入此次大会并作出重要指导;

(四)将大赛、高峰论坛同时举办,具有鲜明的科普性、趣味性、观赏性和参与性。

五、下一步工作考虑

在此我由衷感谢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资助,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大连海事大学的信任,更离不开中国航海学会的指导,大会举办期间我得到了中国航海学会和指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丰富了自己的经验,为今后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将坚定不移地紧跟国家政府的政策指导,继续响应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协助发挥资源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力助推航海科技建设,为实现海洋强国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人才成长故事

——青春放歌,托举起航

上海海事大学  万征

加班加点写本子——有幸中标——写文章结题——整理票据到处找人签字报销似乎已成为包括我在内的多数青年学者生活的核心。

青年科研工作者虽有理想抱负,但往往由于资历所限而一人孤军奋战。 缺乏学术规划、缺乏资金支持,往往只能“东一榔头西一棒”,追逐热点问题以提高获得资助的几率。

中国科协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以下简称“青托”)正在尝试打破这种单调的循环。2017年,在中国航海学会的推荐下,本人有幸入选第二届 “青托”项目。通过立项一年多以来参与中国科协和中国航海学会相关工作,我惊奇的发现习以为常的制度也在变。

“青托”关注的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而不是成果的堆积。事实上,我们从未被告知要用多少篇文章结题。它希望我们利用想象力进行自由开放的探索,如果需要帮助,还能通过学会协调资源为我们提供智力和后勤保障。

我的团队目前正在研究海员群体在远洋航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问题,该研究需要调用运营在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上的多艘船舶进行,统筹难度较大。中国航海学会的专家在幕后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协助我们科学调度船舶、海员等研究资源,为研究工作顺利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领域资深专家的悉心指导及学会协调提供的后勤保障,使我们团队成员能够专注于科学研究,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青托”项目还为我们搭建了一系列跨学科交流平台,其中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经历是参加2017年5月23日在北京举办的“青托”工作交流会。 会上,包括杨卫、薛其坤、高德利、韩杰才在内的多位院士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成长经历,并和青年学者进行了热烈互动。在聆听和交流的过程中,我进一步意识到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为国家、为事业发展所应该承担的重任,这也成为我投入工作最大的动力。

“青托”项目另一大亮点是在尝试实行更灵活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在过往的项目中,为了报销一张财务单据,我往往需要辗转于学校多个行政部门之间,寻找相关领导审批和签字,有时还会因为课题实际情况的变化导致单向预算超支而难以报销。但中国科协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科协改革进行时”针对性的指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加大了经费使用自由度”,“在合理使用经费的前提下,尽情发挥创造力,完成你个人的学术轨迹成长”。灵活的经费管理办法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制度保障,不但减缓了科研经费预先名目分配的压力,在报销过程中也有效控制了“繁文缛节”,缓解了年轻学者应对各种报销表格的繁琐。

除了工作指导与促进交流以外,中国科协和学会还通过宽口径,并创新方式给予青年学者关怀与指点,使我收益匪浅。例如,我经常可以收到来自他们寄送的刊物,用以补充更新我的知识结构,包括《海洋与文明》《人类简史》等等。每每翻阅,学习这些读本,我的就感到“青托”项目给予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关爱,心理暖暖的。同时我也更深刻体会到中国科协和中国航海学会的良苦用心和殷切希望。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

“青托”不是光环,不是“帽子”,但它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祝青春在这片沃土中绽放出绚丽之花。

 

 

青年人才成长故事

——海洋智能装备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大连海事大学   徐敏义

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访学期间,我得知自己有幸成为由中国航海学会推荐并入选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航海领域两名青年学者之一。心中充满感激,也倍感责任重大。为了帮助我们潜心研究、深入探索,在人生“科研黄金期”做出突出业绩,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国家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中国航海学会与我所在的学校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从学术方向、团队建设、产学研合作等多个方面对我及团队进行支持和培养。三年来,自己不敢懈怠,始终谨记学会和学校对自己的期望,以海洋智能装备为主题,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教书育人。努力践行“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教育理念。认真完成工程流体力学和新能源技术课程教学任务,获得大连海事大学理论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成立科创类社团——百川学社,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已经指导300多名学生参加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挑战杯、互联网+、数学建模等各类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等保送资格。多次应邀为大学生做创新创业报告,推动产教融合和新工科教学改革。

(二)学术研究。在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经费的资助下,具体围绕海洋智能装备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包括:

1.力学基础:建立了外力作用下的薄膜振动分析方法,阐明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柔性薄膜振荡规律;

2.能源传感:提出了基于柔性薄膜振动、弹性体振动、惯性球滚动等多种形式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应用于风能、波浪能、振动能和噪音能的采集与传感;

3.系统集成:设计并研制了新型仿生机器鱼、船底检测ROV、海洋牧场监测机器人、落水人员自主救助打捞机器人、自驱动海洋智能浮标等多种形式的海洋智能装备。相关成果在Nano energy(影响因子13)、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响因子13)等SCI源收录期刊文章14篇,发表中文核心、国内外会议论文18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10篇,最高影响因子24.88;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2项。获得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2019年被评为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社会服务。作为主要负责人筹建了融合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的“海洋智能装备与系统研究中心”。该中心是一个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海洋、面向未来的新型实验室,目前由来自大连海事大学、北京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的6位教授、6位副教授、4位讲师,以及40多名研究生组成。作为联盟秘书长,协调组织成立了辽宁(大连)水下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由6所高校、14家企业组成,围绕水下机器人产业构建政用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水下机器人技术在海洋牧场、国防安全、环境监测、教育等领域全面发展。此外,联合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共同举办了2018年首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会。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近百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聚焦水中机器人发展最新成果,探讨世界水中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自国内外60所高校的200多个水中机器人竞赛队伍共500多名竞赛选手,齐聚大连海事大学,分别在水下机器人竞速、目标识别抓取、全局视觉及自主视觉等项目上一决高下。大会包括水中机器人竞赛、专家论坛、高端技术研讨会、产业对接、设备展示等内容,吸引了社会各界关注。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资助的这三年是我科研生涯的重要阶段。在这三年中,我得到了中国航海学会和指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以“政用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方法为指导,创建了海洋智能装备与系统研究中心,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为今后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我深知自己的科研之路才刚刚起步,唯有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才能在未来曲折而漫长的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