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上航局中交・浚浦智造中心改扩建项目完成地下结构施工

近日,由中交上航局承建的中交・浚浦智造中心改扩建项目顺利完成地下结构施工,全面冲出“正负零”,标志着项目正式迈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新阶段。这一标志性节点的达成,不仅为项目的后续建设筑牢了坚实基础,更为上海市松江区“2+7”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注入了强大动力。

项目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4.86万平方米,涵盖5栋产业楼、1栋配套中心及超260个机动车停车位。其功能定位深度契合松江区“2+7”产业布局,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步布局生产性服务业,旨在打造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高端产业集聚区。作为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存量土地和既有建筑盘活利用试点项目以及上海市松江区重大建设项目,中交・浚浦智造中心改扩建项目承载着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助力科创高地建设的重要使命。据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吸引优质制造型企业与科创主体的核心载体,为企业提供从成果转化到规模化生产的全链条服务,进一步强化松江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产业集群优势,加速新质生产力要素集聚,助力区域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起步即冲刺,以高效管理按下施工“快进键”

自项目开工,建设团队便以“起跑即冲刺”的姿态投入施工。秉持“安全第一、稳扎稳打”的理念,管理人员精心组织、科学策划,构建起高效的现场统筹调度机制,充分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检查—例会—反馈—优化”闭环管理模式:每日开展现场巡检,精准把控施工细节;召开早班会,明确当日任务与目标;通过质量生产例会,及时复盘进度、优化工序。凭借精细化管理,各节点均提前或按时达成,为项目建设赢得宝贵时间。

科技驱动,以智慧建造跑出建设“加速度”

项目团队始终秉持科技赋能理念,将精益施工与智慧建造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路径。项目部进行自主创新、创新设计试桩,桩基抗压设计值提高率23%,总计优化桩长5430米;优化工程构造做法,幕墙分隔做法、屋顶天窗开启模式、地下室外墙保护材料、上人屋面面层、外墙防水、楼梯饰面做法升级,达到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施工效率的效果。

同时项目采用“BIM+”技术,通过模型搭建检查图纸错漏碰缺、建筑机电模型碰撞检测优化地下室管线排布、BIM场地布置模拟化提升运输效率、进行施工可视化模拟预演关键节点,用数据驱动来实现项目的精益化建造。

筑牢防线,以安全管控织密生产“安全网”

项目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建立常态化安全检查与应急演练机制,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确保风险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同时,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特点,制定个性化安全培训与考核方案,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通过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管理覆盖施工全流程、全环节,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安全零事故。

此次“正负零”节点的顺利达成,是中交・浚浦智造中心改扩建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未来,项目建设团队将继续保持昂扬斗志,紧扣施工节点,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以匠心打造精品工程,为松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上航力量。

转载自: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