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引航聚力服务太仓发展

2024年,长江引航中心太仓引航站、太仓引航基地聚焦引航主责主业,聚力服务太仓港口发展“一号工程”,深入践行长江引航新“八项服务承诺”,为太仓外贸经济和港口发展贡献引航力量。

一是大力实施“阳光引航”。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实现全年进出太仓港引航船舶申请受理率100%、按时开航率100%、费收准确率100%。2024年,太仓引航站共引领中外船舶8657艘次、较去年小幅增长,引航船舶总吨2.5亿吨、较去年增长7.1%;太仓引航基地共保障在航交接船舶4.5万艘次、发送沪太引航保障车辆1.7万车次、基地住宿5.3万人次,分别较去年增长0.4%、7.4%、3.9%。

二是大力实施“规范引航”。依法依规履行引航职责,严格执行《长江引航中心引航服务标准》《长江干线船舶靠离泊和引航或移泊辅助作业拖轮配备标准》。组织38家港航单位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深入听取意见建议,共商共治安全生产工作的堵点和难点,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共同促进港口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三是大力实施“平安引航”。围绕“引航+海事、引航+航道、引航+企业”等,深化引航安全协同防控机制。紧盯“遵章守纪、规范操作”,持续提升引航本质安全水平,全年未发生引航安全责任事故。有力应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太仓最强台风“贝碧嘉”影响,确保太仓港32艘外轮安全度台。积极应对夏季罕见高温影响,全力保障引航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大力实施“便利引航”。开辟引航绿色通道,对载运国计民生物资船舶实施优先引领,共引领电煤船舶267艘次,载运电煤1038万吨,为沿江20余家电厂用煤提供“太仓保障”。针对太仓港集装箱船舶数量多、夜航多、周转快等特点,为进出太仓港集装箱船舶开辟快速通道,大力推进重点船舶“直进直靠、直离直出”,为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首破千万标箱目标提供强有力引航保障,贡献“太仓担当”。太仓引航基地发挥与上海洋桥检查站共建优势,帮助协调解决太仓港危险品车辆快速进沪问题。

taicag五是大力实施“精准引航”。围绕“一船一策、一企一策”,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全年引领汽车滚装船439艘次,较去年增长24.7%,为太仓港“新三样”出口保驾护航。有力保障160多台套港口设备从太仓港发运,助力秘鲁钱凯港开港。助企畅享长江黄金水道“寸水寸金”深水红利,实现太仓美锦码头首靠吃水12.3米大型海轮,全年引领吃水12.3米船舶155艘次,较去年增长48.2%。助力太仓打造百亿级进口海鲜交易集散中心,克服进口生鲜船舶语言沟通不畅、船况不宜夜航等困难,充分发挥引航站、引航基地同城联动优势,提前对接、特殊调派,全年共确保16艘进口生鲜船舶安全及时进出。

六是大力实施“创新引航”。以引航专业技术优势助企培育新优势、激发新动能,实现同一潮水引领三艘超大型滚装船靠泊海通码头,助力海通太仓汽车码头开港。引领船长达328米的“第六摩卡”轮安全靠泊太仓武港码头,刷新引领营运散货船尺度、吨位、载货量三项纪录。全年引领大型木材船176艘次,较去年增长46.7%。引领高附加值新型绿色船舶“嘉信美洲”轮、10艘长达366米的超大型新造集装箱船出江,为“中国造”拓展海外市场助力添彩。有力推动太仓港口党工委、长江引航中心党委在太仓发起并成立“聚智江海、引航赋能”党建联盟,为延链补链强链点燃红色引擎。

七是大力实施“品牌引航”。深入总结提炼太仓引航站特色文化,大力开展起锚文化品牌建设,逐步形成“141”文化体系,即一个核心文化理念——引通太、航满仓,四个子品牌——“江海先锋”卓越党建品牌、“江海清流”廉政文化品牌”、“江海工匠”安全文化品牌、“江海春潮”青年文化品牌,一种精神——太仓一粟的小米粒精神。协同开展“五个一”文化活动,太仓引航站获评“全国交通运输服务文化建设杰出单位”,工作业绩得到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中新社等媒体聚焦。推动浏河镇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共建,授牌学生实习基地,扩大农文旅影响,吸引航运学子来太仓开展航运强国文化寻根。

八是大力实施“廉洁引航”。厚植行风高压线理念,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引航行风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引航服务回访和顾客满意度调查。对外聘请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会议,听取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监督,实现全年服务零投诉、行风零举报。

太仓引航站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长江引航中心太仓引航站、太仓引航基地将竭诚服务好太仓“一号工程”实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答卷作出引航新贡献!

转载自: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