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基在上海洋山启动沿海捎带运输业务

5月31日,马士基沿海捎带运输业务试点正式启动,27个从加拿大温哥华进口至中国的集装箱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冠东集装箱码头被装上“美若马士基”轮,运往最终目的地天津港。

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施索仁表示:“我们很高兴成为第一家成功试点沿海捎带运输业务的外资公司。此项政策的推行能够助力航运公司优化航线网络,提升操作灵活度,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也可以帮助缓解供应链瓶颈,释放更多运力,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吴冰青表示:“此次马士基首次获准在中国开展沿海捎带运输业务试点,得到了来自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及所属上海海关、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等政府机构及上港集团的大力支持。沿海捎带政策试点得以实施,是中国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增强经贸活力的成果;也是上海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体现。我们期待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推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此外,根据马士基全球物流节点战略布局,马士基将整合优势资源,在临港新片区大力发展物流与服务业务,践行公司一体化综合航运物流战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端到端服务。”

据悉,国际干线沿海捎带运输是指远洋船舶在中国沿海港口之间捎带运输外贸集装箱货物。此前,该业务并未对外资航运公司开放,进出口货物中转需要经由如韩国釜山、新加坡等海外港口进行。

2021年11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批复》发布,在临港新片区内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利用其全资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开展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与上海港洋山港区之间,以上海港洋山港区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

转载自: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