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长江干线最大综合应急指挥公务船“海事01”轮在武汉正式列编长江海事局,加入中国海事执法序列,标志着我国内河吨位最大、装备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具有世界内河领先水平的海事综合应急指挥船正式投入使用,将为长江经济带、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航运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长江海事局旗舰、陆海空天一体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该轮装备了光电跟踪设备、救助艇、智能无人机、智能救生圈、智能搜救机器人、单兵设备等先进搜救执法设备;实施24小时应急待命工作制,能够快速投入一线,具有高效协同、多维感知、智慧管控和长时续航特点,极大增强了长江干线水上安全监管力量,显著提升了长江海事局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维护水上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水上重大活动现场交通组织、协调、指挥的能力。
“海事01”轮配备了先进的岸端基站、船端基站、机载基站、背负单兵,依托北斗三号、中星卫星通信系统、4G/5G网络系统、船岸通信系统,具有强大的自组织、自愈合的通讯网络;各种通信系统之间,可智能切换、无缝链接,有效保障航行过程中通讯链路畅通,首次实现了全国内河海事综合应急指挥公务船船载数据中心全球联网。该轮建成了统一通信系统,融合VHF、可视电话、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内通电话、广播,打破了各类应急通信手段之间的隔离,实现了应急资源的“一键调度”;视频会议系统可与全国交通运输系统以及各相关单位进行视频会议,并直通现场。
该轮还配备了完善的移动指挥中心系统,既可联接全国海事系统业务处理协同平台,又可实现对全长江任一航段现场地理信息、CCTV视频、无人机视频、光电跟踪、船舶AIS、海事执法人员单兵视频回传、船舶动态信息的调取,具有较强的动态感知、监测预警、信息收集处理和传输、综合指挥、海事监管等能力。同时,该轮利用可见光与热成像技术,极大增强了夜间和能见度不良情况下实现对目标的探测、识别、定位、跟踪能力,可实时查看监管现场动态。
此外,船载三大智能设备极大提高了安全管控能力:智能无人机可挂载自组网基站、抛投器、摄像云台,实现延伸编队通信、投放救援物资、大范围巡航检查和应急搜救;智能救生圈具备入水开机、自动翻身、一键返航、失联返航等功能,能够快速、精准、安全营救落水人员;智能搜救机器人能够在恶劣气况、危险水域、复杂环境开展人命救助和完成重要搜救指令。
据悉,经交通运输部批准,“海事01”轮2019年9月开工建设,2021年11月建成交付;船长65米,型宽11.8米,型深4.7米;航速可达每小时34 公里,续航里程1300公里;抗风等级达蒲氏8级。
转载自: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