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03-10 09:57
3月5日,《中国水运史》《中国水运工程建设实录(1978-2015)》编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举办。会议采用“现场+视频”形式,百余名编审委员会成员、编写组成员和行业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水运史》《中国水运工程建设实录(1978-2015)》旨在全面梳理我国水路交通发展历史进程,系统总结我国水路交通发展实践经验,以生动的历史实践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借鉴,是我国交通文化工程的重要内容。
《中国水运史》分为《中国水运史(远古—1840)》《中国水运史(1840—1949)》《中国水运史(1949—2015)》三册,史论结合,分类合理,是一部专门论述交通运输方式的专门史,也是首部全面阐述中国水运发展的正史。
《中国水运工程建设实录(1978-2015)》采用史志体例,详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运基础设施取得的成就,是水运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书第一卷第六章,重点编写了“水运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与应用”,从水运领域的港口、航道、枢纽、疏浚吹填、港口设备、综合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至2015年水运工程技术创新与进展,体现了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
据了解,4年来,为编纂《中国水运史》《中国水运工程建设实录》,编写组共收集了2亿字材料。参编人员达600人,其中,60岁以上专家学者100多人。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水运史(远古—1840)》《中国水运史(1840—1949)》《中国水运工程建设实录(1978-2015)》样书。该书预计在今年7月1日前出版,将更加凝聚起全行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精神动力,展现行业文化自信,为建党百年致敬献礼。
转载至: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