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际性内河航行自动化水平定义

 PS:于1816年成立的莱茵河航运中央委员会CCNR, 它是迄今最古老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保障莱茵河及其支流的航运自由与平等,促进莱茵河航运的繁荣与安全,其主要工作是制定和修改有关莱茵河航运的规定,如《危险商品运输条例》、《检查条例》(包括船只的技术标准和对船员的有关规定)、《检疫条例》和《警察条例》等。目前,该委员会包括五个成员国: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和瑞士。决策机制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每个成员国均拥有否决权。主席国由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两年。财政由五个成员国平均分担。

 

在2018年12月的莱茵河航运中央委员会会议期间,莱茵河航运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内河航行自动化水平的第一个国际性定义。该定义旨在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内河自动航行的整体情况。

自动化正在影响不同的运输方式。与海上或公路运输一样,内河航行部门正在审查有关自动航行的技术发展。

国家级以及国际性内河航运研究项目,如LAESSI,RAVEN或NOVIMAR,都正试图通过创新来获得更加自动化的内河航运。除了评估技术能力和相关的优势/劣势之外,这些项目料将获得实际经验。

由于海运业也正在开发自动航行,因此还需要考虑内河航行的一些特殊要求,例如:

船员组成;
在封闭和狭窄的环境中航行;
通过船闸;
水深和桥梁富余量;
船舶操纵性。

下表为CCNR通过的定义:


与其他运输方式不同,内河航运没有任何国际性定义,因此该定义的目的是为理解不同自动化水平所建立得一个明确重要标准,在此范围内可以继续试验不同级别的自动化。在这方面,委员会第2018-II-16号决议的目标是确定内河航行中使用的复杂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这一定义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整个内河自动化航行,并随后根据共同的方法评估以差异化方式采取监管措施的必要性。

 

来源:沃燊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