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杰

向海图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奋力谱写海南自贸港航运发展新篇章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殷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航运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绿色航海,向新图强!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琼海,共同探讨航运发展的未来。在此,我谨代表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向莅临本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同仁,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海南航运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向海图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奋力谱写海南自贸港航运发展新篇章》,与大家分享海南在航运领域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一、春潮带雨晚来急——我们找准定位、乘势而起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航运业作为全球贸易的纽带,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历史节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为航运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海南自贸港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政策优势和开放格局,逐步成为航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第一,智慧绿色双轮驱动,推进港口转型升级。海南以智慧化与绿色化推动港口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国际航运新标杆。洋浦国际枢纽港依托智能调度系统,集装箱吞吐量连年攀升,年均增速超 20%,2024年突破200万标箱,进阶全国20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全省港口岸电设施覆盖率近90%。洋浦港着力打造全球绿色甲醇(绿氢)加注示范基地,大唐等企业积极布局“电解水制氢 + 碳捕集”项目,本月已顺利完成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绿色加注,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海南样本”。

第二,制度创新激发活力,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中国洋浦港” 船籍港政策持续释放动能。截至目前,已登记国际船舶64艘,总载重吨达635万,居全国前列。依托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独特优势,累计为新造船舶退税4亿元,“零关税”进口船舶免税超13.6亿元,吸引近千家航运企业汇聚海南。积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航运服务体系,内外贸同船加注保税油已完成26单,中资国际船舶依法取得国内运输资质;船舶登记“一事通办”将办证时间压缩90%,首创“全岛一港”注册等1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吸引全球航运企业投资海南这片热土。 

第三,区位枢纽重塑格局,航线网络链接全球。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海南已开通72条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全球主要港口,形成“兼备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航线格局。我们放眼全球,“洋浦—阿布扎比”、美西美东及印度直航航线的开通,填补了洲际运输空白,使海南成为中国与中东、北美、东南亚新的贸易节点。我们加密近洋,2025年新开通至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航线,新增“洋浦—印度”直达外贸航线,初步构建起覆盖东盟十国及南亚的航线网络。我们扎根内贸,内贸航线已达30条,持续加密与华东、华北地区以及与北部湾港口、珠三角地区的航线,巩固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枢纽地位。

二、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勇于创新、破茧成蝶

找准定位,是为了认清发展的逻辑起点;勇于创新,才能更好发挥自贸港的自然禀赋!面对未来,海南将从智慧港口、绿色发展、制度创新三个维度同向发力,努力实现航运业的破茧成蝶。

我们坚持“一港引领、多港协同”,努力打造智慧港口。全省港口同步推进数字化改造,通过整合港口运营全链条资源,形成功能互补、数据互通的智慧港口集群。洋浦港重点打造航运大数据中心,汇聚船舶动态、港口作业、海关通关等12类核心数据,构建全域数字化管理平台;推进场桥远控激光防撞系统升级,布局无人岸桥、智能理货机器人等自动化设施,作业效率将再提升40%。新海港推进货车及新能源车辆人船分离运输模式,着力构建智能化运输体系,为琼州海峡客货运输注入新动能。其他港口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错位协同发展。

我们坚持“绿色港口+绿色船舶”双轮驱动,努力实现低碳发展。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2025年底前全省港口岸电设施将实现全覆盖,洋浦港试点“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力争2027年港区绿电占比突破90%。神头港区规划甲醇加注基地,配套建设船舶停泊区与加注锚地,构建低成本船用甲醇供应网络。加快绿色能源应用,出台实施《海南自贸港绿色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27年前将建成3个船舶生物燃料加注站点,形成覆盖主要港区的清洁能源补给体系。

我们坚持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努力搭建制度创新的“海南样板”。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水运条例》,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航运开放政策体系,扩大“国际中转”业务试点范围,推动船舶、船员、资金等航运要素跨境自由流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航运领域“极简审批”模式,建立跨部门协同的航运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推出“航运企业服务包”,实现精准政策供给。努力提升航运服务能级,高标准建设国际海事仲裁中心,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法律、保险机构,建立与新加坡、香港等国际航运中心的常态化合作机制,着力吸引国际航运企业区域总部集聚,加大海南自贸港航运高端人才引进培育,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服务生态圈。

三、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笃定目标、矢志不渝

正视现实,才能迎头赶上。与世界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相比,我们在航运服务的高端化、智能化上仍存在差距,航运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储备也有待提升。但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保持战略定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扬长避短,奋力赶超,开创海南自贸港航运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将以生态优先为目标,绘就绿色航运新画卷。聚焦能源革命与生态保护双轮驱动,海南将全面推进港口绿色化改造,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动态平衡。聚焦绿色低碳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加大绿色交通基础设施、高效清洁载运装备、清洁能源供应链服务等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大力实施船舶“油改气”工程,推动新能源船舶规模化应用。开展港口清洁生产全流程改造,建立污染物智能化监测与处理长效机制,3年内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首个零碳码头,推动洋浦等重点园区在绿色低碳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打造清洁能源全链条供应体系,提升岸电覆盖率,加速推进洋浦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同步完善外锚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国际保税油(气)加注中心,构建从船舶动力到港口运营的绿色产业链硬件支撑。

我们将以智慧智能为引擎,构建数字航运新生态。促进数智化与海南交通设施、装备、管理、服务的全面融合,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数字化转型。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岛内智能高效的运输服务、运输组织模式技术研究应用,建设一体衔接的数字出行网络和智慧物流网络。推动琼州海峡通道、洋浦国际枢纽海港等重要通道和关键枢纽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提升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构建岛内“创新应用场景”。探索推广无人船舶驾驶技术应用;加强琼州海峡新型轮渡船型研发与雾航保障体系;推动智能航运测试基地建设;焦利用海南高盐、高温、高湿环境特点,积极引入港口基础设施高质量建养技术在海南探索应用;大力推进洋浦港实现基于区块链的航运贸易数字化应用。创新智慧口岸服务。打通海事、海关、边检等部门数据壁垒,建设“单一窗口”智能通关平台,实现人员、游艇、邮轮“秒级通关”,形成覆盖管理、作业、服务的数字化生态闭环。

我们将以政策创新为动能,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发挥自贸港先行先试优势,构建“改革试点+监管优化+产业扶持”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形成政策叠加、集成创新的良好局面。扩大改革试点,持续扩大“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示范效应,扩大“国际中转集拼”业务范围,打造跨境贸易自由化新高地。升级监管服务,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智能监管系统与企业信用评价机制,搭建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政策申报、审批、兑现“一网通办”。加大产业扶持,扩大“零关税”适用主体,优化保税油加注政策,扶持洋浦国际船舶燃料加注中心建设,激活航运产业链市场活力。

我们以开放合作为路径,构建共同发展新格局。坚持“双循环”战略,推进国际国内协同发展,形成“内外联通、双向赋能”的开放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海南港口在全球航运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拓展国际合作,持续加密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的航线网络,布局欧美远洋航线,与新加坡、香港等国际枢纽港建立战略合作,对接国际先进管理规则,打造国际航运企业总部基地。加强国内联动,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港口的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枢纽功能,创新“港口+腹地”联动模式。加快推动琼州海峡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跨省联动的琼州海峡智能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数字航道,推动通航气象精准监测预警,共建“智慧海峡”。

各位嘉宾,奋力谱写海南自贸港航运发展新篇章,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诚挚邀请各界朋友携手海南,共享政策红利、共拓蓝色经济,向海洋要新生产力、求新发展!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海南航运业一定能够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全球贸易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