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中

在2024年中国航海学术年会上的致辞

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 何建中

(2024年7月10日)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中国航海学术年会。首先,我代表中国航海学会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地问候并致以崇高地敬意!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这次学术年会的主题,聚焦科技创新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6月24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深刻把握当代科技创新大势规律,进一步增强实现高水平航海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要不断提高航海科技服务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航海科创”平台优势,面向国家战略、产业集群、重点企业等需求,针对航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工程技术难题、重大产业应用问题,着力开展科技攻关,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绿色低碳等创新技术与航运业深度融合,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抢占航海科技制高点,助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航海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要为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铺路搭桥。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中国航海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切实加强航海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育荐航海科技人才的渠道和办法。注重激发航海科技工作者内生动力,尊重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搭建人才举荐、干事创业平台。要加大力度培育国家战略人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航海学会与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选拔、培养、举荐航海科技人才的长效机制,努力为航海领域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工程师团队。要持续加大培养举荐青年航海人才的力度。近几年来,中国航海学会先后设立了“中国航海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青年航海科技奖”,今年又正在筹备成立中国航海学会青年航海专家委员会,昨天晚上我们召开了青专委筹备会,明确提出了青专委的总体工作思路和要求。通过多种形式,为广大青年航海科技工作者成功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下一步,中国航海学会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夯实工作绩效,期待更多的航海科技领军人物脱颖而出,为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要创新航海科技服务的协同机制。习近平主席强调,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继续做好航海科技服务创新这篇文章。要创新航海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效果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真正使成果评价成为航海科技创新活动的指挥棒,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风向标;要创新航海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优秀航海科技成果的宣传、应用和推广,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航运业转型升级上,促进航运业数字化升级,绿色化转型;要搭建协同创新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学会连通航运及相关产业的资源优势和桥梁作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实际需求精准对接,支持组建港航产业联盟,融合航海领域产学研创新资源,聚焦绿色低碳智能航运发展新趋势,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提升协同创新效率,为形成航运新业态,提升航运新价值发挥积极作用。

要深化航海科技国际交流合作。今年,中国航海学会将举办2024年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世界大会和亚洲航海学术年会,大会将聚焦大航海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热点难点问题,关键技术与重大工程,搭建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构建亚洲乃至世界航海科技命运共同体,热忱欢迎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踊跃参加。这几年,我们积极推动主办了海峡两岸暨港澳航运科技协同发展论坛,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主办了“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世界航海装备制造大会。在去年举办的世界航海科技大会上,又倡议组建“一带一路”国际港航科技联盟,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航单位积极响应。通过这些国际和区域航海科技合作平台机制建设,有效促进航海科技深度合作与交流共享,推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同时,依托会员单位,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工作,深度参与国际海事治理,提升中国航海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国际人才培养、国际标准制定、国际公约研究等方面,协同会员单位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者胜。“智慧航海,畅行未来”一定是靠科技支撑,创新驱动的,传统航运业转型是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而确定性又需要在转型过程中寻找弹性方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韧性。这都要通过科技创新催生航运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新质发展。我们期待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弘扬新时代航海精神,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破解航海领域的问题难题,为实现高水平航海科技自立自强建功立业,再创佳绩。

最后,预祝本届学术年会圆满成功!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