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航海科技创新与成果评价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新质生产力,3月20日中国航海学会在大连海事大学成功举办了2025年航海科技创新与成果评价研讨会。来自交通运输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校的90多家单位、超过200名代表参加。中国航海学会何建中理事长、李世新常务副理事长、周静波副理事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胡亚安院士,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宫生晨,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单红军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学会执行秘书长刘顺主持会议。

何建中理事长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速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他要求航海科技工作者:要深刻把握当代科技创新大势规律,增强建设科技强国、航运强国的使命感;要引领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趋势,增强推进实现高水平航海科技自主自强的责任感;要完善航海科技创新与成果评价机制,强化航海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举荐,继续发挥“航海智库”平台优势集智攻关,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他表示中国航海学会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平台优势和“催化剂”“助推器”作用,为航海科技创新做好服务保障,凝聚航海领域科技服务的智慧和力量,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为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单红军校长代表学校向莅临研讨会的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欢迎。他强调,推进航海科技创新,不仅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胜利之路,更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的基础和保障。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学校愿与业界各方一道,围绕航海科技创新和航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深化务实合作,加强联合攻关,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为助力航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宫生晨副司长从国家深化科技改革、引领航海科技发展提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方针,介绍了交通运输部在科技创新、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以及今后的航海科技工作重点和方向。

嘉宾演讲中,李世新常务副理事长以创新引领、科技先行为主题,介绍了中国航海学会的总体情况以及2024年学会开展的科技创新和服务工作。他重点介绍了学会在提升学术品牌影响力和引领力、推动航海科技期刊提质升级、强化航海科技成果评价和推广应用效果、充分发挥航海智库重要作用等方面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提出学会2025年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航海科技创新工作,服务产业发展大局、国家战略大局。

研讨会期间,胡亚安院士和大连海事大学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胡青教授,就航海科技成果凝练和科技奖励申报经验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分享。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标准与计量中心王显光主任以“标准赋能航海,创新驱动未来”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刘顺执行秘书长向参会代表解析了航海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办法相关规定,并回答了与会代表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