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丝港口合作论坛在宁波举行 何建中理事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4海丝港口合作论坛在宁波举行

何建中理事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夏至甬城,万物繁盛。6月26日至28日,为期3天的2024海丝港口合作论坛(以下简称2024海丝论坛)在宁波举行,以近40个国家和地区1600余位嘉宾的参会规模、“1+1+4+N”项重要活动的集中呈现,向世界传递港航的合作之姿、中国的合作之音、浙江的合作之优。

2024海丝论坛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主办,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承办,中国港口协会、国际港湾协会(IAPH)等协办。论坛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浙江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全力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要求,响应浙江省高位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高质量推进航运服务业发展的工作部署,以“提升港航服务能级——携手共建开放融通的‘一带一路’重要港航枢纽”为主题,聚焦“构建全域开放新格局”“全面推动港航产业韧性新跃升”“全面增强港航枢纽节点新功能”三大方向发挥支撑作用。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叶正波,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建民,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亲善大使何建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原副署长孙毅彪,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水运局局长李天碧,马耳他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大使白瀚轩,斐济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大使李振凡,南非共和国曼德拉市市长盖里·尼凯克,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书斌,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祝振宇,斯里兰卡港务局主席基思·伯纳德,保加利亚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斯帕索夫,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魏鸣珂,智利共和国阿里卡和帕里纳科塔大区地方发展委员会副主席胡安·戈多伊,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厅长杨胜杰,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邵宏,宁波市委常委、秘书长奚明,宁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叶苗,中国港口协会会长、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顾金山,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英明,瓦伦西亚港务局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超·洛佩兹,阿尔赫西拉斯湾港务局主席杰拉尔多·兰达卢塞,巴生港务局主席欧阳捍华,迪拜环球港务集团阿联酋地区和杰贝阿里自贸区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阿卜杜拉·本达米森,巴塞罗那港务局副总经理、国际港湾协会前主席圣地亚哥·米拉,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学院院长李德纮等领导,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浙江省国资委、浙江海事局、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浙江省政协、浙江省司法厅、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人社厅、浙江省金融办、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外事办、浙江省总工会、浙江团省委、舟山市人民政府、温州市人民政府、杭州海关、宁波海关、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宁波市司法局、宁波市交通运输局、宁波市总工会、宁波团市委、宁波中级法院等国家、省、市有关政府部门领导莅临论坛指导,相关驻华使领馆,论坛相关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及其他国家港航管理部门、国际航运物流企业,行业研究咨询机构,其他上下游产业单位的领导、嘉宾等出席论坛。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成波,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总经理朱苗等领导出席论坛相关活动。

何建中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海丝港口合作论坛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助推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促进航海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普遍欢迎,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港航合作知名品牌。

何建中指出,要推动港航业数字化升级。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港航业深度融合,改造传统基础设施,畅通物流供应链,构建共享服务平台,创新港航发展模式,把“人享其行,货畅其流”的理念,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变成服务的新产品,形成发展的新业态,提升行业的新价值。

要加强港航业绿色化转型。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装备设施更新利用,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促进港口能源动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加强科技攻关,破解绿色化转型中的问题难题,通过科技创新摆脱传统增长方式,淘汰落后高耗能、高污染装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港航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海铁联运新格局。加大运输方式调整力度,加快构建海铁联运为主的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格局。

要打造口岸便利化品牌。一是完善“单一窗口”服务功能。为推动航运的高效数字化,便利运输委员会通过了《便利公约》修正案,从2024年1月起,强制实施海上“单一窗口”,通过单一窗口进行数据的电子交换,使单一窗口电子单证一网通办更便捷,更有吸引力;二是促进港航物流链运输链融合发展,推动建设面向全程物流链的“一站式”智慧物流协同平台,支撑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使服务的价格与价值、标准与规范、效率与效益更具整体竞争力,更能体现可持续性。

要深化港航业国际化合作。“海丝港口”合作论坛,应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积极拓展海丝港口合作伙伴关系。面对新的挑战和港航业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新趋势,港航业需要集聚科技资源,发挥各方优势,共同破解问题难题,打造更多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经济韧性的重要枢纽和通道。

海丝论坛自2015年首次举办至今,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对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凭借其专业性和多元性,已在国际港航伙伴中形成相对固化的号召力、组织力,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港航领域重要国际合作平台。

前七届以来,海丝论坛累计吸引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单位、超4000人次嘉宾参会,覆盖亚、欧、非、北美、南美、大洋六大洲,涵盖50%以上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60%的全球前10大码头运营商、65%的全球前20大货代公司、90%的全球前20大班轮公司、95%的全球前40大集装箱港口、100%的全球前10大国际性航运中心、100%的国内省级港口集团,已形成较强的国际影响力。

2024海丝论坛主动呼应“一带一路”港航合作、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等国家、省级重要战略部署,回应国际港航业热点关切。论坛延续往届“1+1+4+N”的总体框架,设置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1场高层圆桌会议、4场专题论坛,围绕论坛主题,就经贸政策、宏观战略、行业趋势等综合话题展开;同时设置N个联动活动,包括展览展示、业务推介、合作洽谈、培训研讨等多种形式的配套活动,增强论坛产业对接功能,同时丰富论坛嘉宾的参会行程。与会嘉宾通过深入而广泛的对话,洞察全球港口和航运业的最新动态,形成开放合作的共识,共谋提升港航服务能级路径,为推动全球经济贸易的繁荣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