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一、基地简要情况介绍

重庆交通大学开办航海类、船舶类专业迄今已有近60多年历史,培养了2万余名各层次毕业生,遍及我国各大航运与船舶企事业单位。学校2006年12月成立航海学院,2015年5月更名为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一流的高等航海和船舶教育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人,硕士生导师30人,具有高级工程师、高级轮机长、注册验船师、工程师、甲类船长、甲类轮机长等适任证书的双师型教师27人。外聘专家、教授12人。

学院开办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航海技术、船舶电子电气工程4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是重庆市高等学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重庆市高等学校“船舶工程”特色学科专业群核心专业,“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和重庆市高等学校“船舶工程”特色学科支撑专业群专业,“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是重庆市高等学校“船舶工程”特色学科专业群支撑专业。

学院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重庆市重点学科和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拥有“重庆市航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庆市特种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船舶工业产学研战略联盟”等4个省部级教学、科研与产学研合作平台,3个校级研究所。近年来,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实验室项目、交通运输部支持项目等渠道累计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8900余万元,建成了西部一流、国内先进的实验室,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基地科普特色、优势和资源

作为重庆唯一一所获得国际认证的航海类、船舶类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立足西部、依托长江、面向海洋”的办学定位,秉持“学以致用、求实创新” 的办学理念, 彰显“船航并重、海河并举”的办学特色,弘扬“海润有生,船行无限”的学院精神,大力传承创新航海文化、海洋文化。遵循国际海事公约和国家海事法规,培养适应现代航运业与造船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为我国航运和造船业的发展及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高度重视海洋知识和舰船科普工作,已经连续13年获批重庆市中小学人才培养项目—雏鹰计划。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面向重庆市中小学开展舰船科普工作100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我校在船海领域的影响力,形成了舰船科普教育的特色和品牌,有力扩大了我校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树立了大中小思政教育融合的典范。

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始建于2006年,中心下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室、航海实验室、轮机与电气工程实验室,主要承担学院所属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等四个普通本科专业。中心总面积15868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928台套,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3人,兼职实验技术人员6人。

三、以往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联合学生社团“船舶科技协会”,于每年7月份定期举办航海文化节,内容包括舰船知识竞赛、船模下水、船模制作评选等活动,吸引了全校师生的参与;结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在贫困山区中小学中开展舰船知识讲座、船模制作、船舶企业访问等活动;每年新生入学开展“院长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向新生普及船舶及海洋文化;每年邀请学院学术带头人至少开展四次“双福·行远”博士教授论坛;每年定期举办海润讲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开展科技讲座;承办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西南赛区域赛,第十届区域赛吸引了103所高校参赛,参赛高校数位居十二个赛区首位,第十一届区域赛开设了中小学组赛道,吸引了10余所中小学参加;学院实验室免费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每年接待400余人次;与巴蜀中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求精中学等重庆市知名中学联合立项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11期,每期接待10余名高中生到校参观实验室、学习舰船知识,完成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创新作品参加各类创新竞赛,获得国家级1等奖1项,重庆市一等奖及其他奖项20余项。

科技作品受邀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黑科技”展示活动

探索航海奥秘 “船”承海洋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