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不起的危险品:2.4万瓶96度伏特加在大连上演“真假美猴王”

近日,大连大窑湾海事、海关联合查处了2.4万余瓶来自波兰的高浓度伏特加。

 

炎炎夏日,面对刚刚打开的一个20英尺集装箱,来自大连海事局大窑湾海事处的执法人员和大窑湾海关查检二处的查检关员却倒吸一口冷气:面前的集装箱塞满了标记有96%酒精度的瓶装伏特加,多个纸质包装箱已经被液体浸透,伴随着箱门的开启,浓重的酒精味迅速弥散在他们的周围。高浓度酒精极其易燃,烈日下无异于“刀尖上跳舞”。

 

大连海事局大窑湾海事处处长徐武辉介绍说:“发生漏液的主要原因是货物没有按照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使用Ⅱ类危险品专用包装,而是使用了普通、带有洞眼的纸箱,间接导致运输中玻璃酒瓶碰撞破裂。”经核查,这批货物每纸箱装有500ml伏特加15瓶,共2.4万余瓶约11吨,酒精度96%,为高度易燃液体,除包装不满足安全标准外,也没有满足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限量标准和外包装及集装箱四周张贴危险性标志标牌的要求。一旦发生危险。24000多瓶酒水就会变成24000多个燃烧瓶,一旦燃烧它就很难被中止。

 

“商人有百分之二十利润,商人就会活跃,有百分之五十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百分之百利润,就会践踏法律。”在微博,抖音如火如荼的今天,出于博人眼球、赚取关注等目的,让这类极其危险且偏门的酒在中国年轻人中有了广阔的市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些货主便动起了大规模进口该类酒品的脑筋。

 

据港口圈(ID:gangkouquan)了解,此次被查货物的申报比较特殊,并不能称之为“瞒报”只是“误报”,其在海关处申报为生命之水伏特加,由海关食品科监管。在海事局则申报为二类包装的乙醇溶液。根据大连海事局初步分析,将酒水伪报成乙醇溶液目的是绕开对于包装监管的要求,如实申报酒水常常会不符合检查要求,为了避免麻烦,并且对于进口货物的监管相对会放宽些,属于“投机取巧”的行为。

 

由于货主的确“报危”,只是未如实申报危险品等级,在法律中此类情况仍为空白,并且因为货物本身为酒精饮料的缘故属于危险货物,不能够定义为化学品,无法使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从处罚力度来看,这两者有云泥之别,货主最终受到的惩罚与瞒报危险品相去甚远。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监管部门与危险品好似一场“永远不会落幕”的连续剧。监管部门的严惩之下,还是有一个个“勇夫”不断跳出。如果货主故意“瞒报”、“误报”、“漏报”危险品,就会将船员、港口作业人员、仓储人员、集卡司机等置于而危险的境地。更有甚者,引发其他危险品的连锁爆炸,许多血泪教训仍历历在目。若未查出,随着铁路,卡车等联运方式,将隐患分散,深化,无法防范,最是致命。究其原因,依然逃不脱“利”。货主想通过“瞒报”,“误报”等方式,绕开对于危险品包装监管、申报手续、额外运费保费的问题,从而节约通关时间、减少货物包装和时间成本。

 

据港口圈了解,大窑湾海事、海关部门结合业务改革情况,以“三互”合作为纽带,围绕危险品夹带、危险货物谎报瞒报、危险货物包装标志不符合规定及危险品监管技术交流等业务为核心,严格把关口岸安全形势。据了解,大连等海事局在尝试建立集装箱货物预估风险研判系统,认定风险性高的集装箱货物,会与大连海关的风险防控分局进行针对式、订单式的防控,做到“防范于未然”。

 

来源:港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