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智库建言》2020年第一期(总第1期)

融入双循环 变中开新局——后疫情时代航运业发展机遇、挑战及对策

当前,国内新冠疫情已经进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阶段,各地复工复产和休闲娱乐活动有序推进。与国内形成鲜明对比,国外疫情还处在每日新增30万病例的高位平台期,新冠疫情对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冲击仍在持续,全球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2020年8月25日,中国航海智库成立大会暨后疫情时代航运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京召开。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徐祖远、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费维军、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黄小文等专家立足“后疫情时代航运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提出航运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等话题,共同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航运业发展把脉问诊。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航运业在后疫情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回顾航运业的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基本上是以内循环为主,水运曾在内循环的内贸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水运在内外贸运输需求的推动下实现了内外贸联动发展,并逐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外贸导向特征。按照新的发展格局,水运比较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形成内贸驱动、内外贸联动,支撑国内大循环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一、航运业面临的机遇

1、中国经济格局变化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主要在沿海,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更多地在沿海地区布局。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逐步形成,以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性资源引导中国区域格局的调整,将给内河航运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沿海水运大通道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下也将承担更多南北物质互通的重任,国内水运业将在这样的契机下获得较快发展。

2、航运业场景变化带来的机遇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态势十分明显,催生航运业发展的新场景。首先,水路交通装备自主化,可降低船员劳动强度、减少船舶配员、提高船舶运营安全。其次,业务运营远程化,航运业务线上办理、远程办单、移动支付、单证无纸化电子化、无接触式办理等新模式将越来越流行;第三,系统功能韧性化,数字交通为交通监管、组织运行提供水路交通流及设备与系统状态信息、特征要素等数据,提升行业发展韧性。

3、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一系列数字化技术组成的“数字综合体”,将为航运业的发展赋能。5G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联技术结合,又带动诸多行业,为很多领域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我国5G基站建设进度超预期,7月底累计终端连接数达到8800万。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将全面提升航运业的服务效能,比如中远海运、中国移动、东风公司联合在厦门远海码头推出我国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除了通过5G技术实现集装箱卡车自动驾驶外,还将5G技术运用在了港机远控、智能理货、智能安防等具体业务场景,实现了对港口全场景的智慧赋能。

二、航运业面临的挑战

1、国际需求萎缩的态势十分明显

从总量看,全球贸易量迅速萎缩。世贸组织统计,今年一季度国际货物贸易量同比下降3%,二季度大幅跌至负18.5%左右;预计全年总贸易量缩水13%到32%,2021年有望回升至正5%。据克拉克森统计,今年1至7月海运周转量同比下降7.8%,全球远洋货船港口挂靠艘次同比减少9.6%。疫情导致2020年全球航运业需求萎缩的速度快于运力的降幅,预计全年全球海运周转量降至56.8万亿吨海里,降幅4.9%,其中集装箱货物将大幅减少7.7%,油品和干散货减少4.1%。过去10年,世界海运贸易量年均增长3.5%,2020年将会呈现负增长的态势,给航运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2、产业链呈现“本土化”“短链化”的挑战

本次疫情促使更多国家意识到产业链单一和过长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供应链布局不再像以前更多地考虑市场因素和经济因素,而是更多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更多考虑供应链的稳定性,各国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制造业回流并重组产业链布局,全球产业链呈现“本土化”“短链化”趋势,以规避产业链、供应链过长带来的安全风险,推动全球供应链体系朝着多元化和分散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美国将推动制造业向墨西哥、巴西等国家转移,德法英等国家向东欧和土耳其等国家转移。这会对运输需求总量以及运输格局产生影响。

3、国内航运业的升级面临诸多挑战

畅通国内大循环,需要航运业深度融入综合运输体系中,与其他运输方式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构建绿色、安全、便捷、高效、经济的综合运输体系。从不同运输方式的发展程度来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运输方式优先快速发展,内河航运发展相对缓慢落后,是综合运输体系的短板和最薄弱环节。其他运输方式的建成及成网给内河水运的进一步升级航道、完善网络布局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比如公路、铁路桥梁净空的制约。目前,我国内河水运存在高等级航道占比不高、联通性差和技术水平落后等实际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克服体制机制障碍,还需要更高的投资强度才能实现。沿海运输发展系统性差,大通道的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国内航运和国际航运的协同联动不够。以水运与其它运输方式协同的内贸货物多式联运体系尚未形成。

三、举措

1、构建航运业的早期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

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建立水路运输智慧化预警机制,加强水路运输重大疫情应对处置能力建设和培训演练。构建面向船舶设计、实时监测、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的一体化抑控技术,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船舶设计、建造、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建立疫情识别与评估系统、设计负压治疗舱室、隔离舱室污水系统和空调过滤系统。借助先进的网络通信、AI、数据传感等技术,辅助人工对船舶安全信息智能核查,通过多源检查数据融合,构建船舶安全综合检查平台,为实施精准监管提供新路径。构建具有船舶安全信息交互式采集系统、船舶安全远程智能核验系统、船舶安全多源数据融合诊断系统和船舶全周期安全状态智能辨识与辅助监管系统等功能的非接触检查方案。

2、打造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助力新发展格局

畅通国内大循环,需要针对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升级优化,建议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充分发挥内河航运的比较优势,调整运输结构,加快实施运河复兴工程、江河联通工程、通江达海工程、闸坝复航工程、界河提升工程,同时推动内河航运转型升级,融入现代综合运输体系。鉴于此,建议: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内河复兴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内河航道特别是高等级航道在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战略地位;二是加大中央财政预算投资,为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建议开展高等级航道建设相关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建设进程。

3、畅通沿海水运大通道更好支持新发展格局

沿海水运大通道纵贯中国沿海发达地区,既能够通过长江、西江与内陆地区连通,还能够通过沿海港口与国外连接,其运能大、成本低、安全可靠、绿色环保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比较优势十分突出,历来都是国内货物运输的大通道,也是外贸运输的连接带。畅通的通道、充足的运能和低廉的成本有助于推动国内大循环降本增效。建议:一是把沿海水运大通道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的主骨架中,明确其法律地位和功能定位;二是构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国内煤炭、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的沿海运输系统,构建服务水平更高的沿海集装箱运输体系;三是实施畅通海港战略,通过优化港口布局、强化内外联动、加强海铁联运以及升级港口智能化水平,既要服务畅通国内供应链,也要服务畅通国际供应链。

4、构建内贸集装箱运输新体系支撑国内大循环

内贸集装箱具有运能大、成本低、稳定可靠和绿色环保的比较优势,能够有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建议:一是开展内贸货物采用系列2集装箱运输的体系规划与设计,研究制定系列2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相关标准规范,推动内贸集装箱运输纳入到多式联运体系中;二是组织开发内贸集装箱运输船型并规划建设专业化码头,大力推进内河和沿海的新型内贸集装箱运输;三是推动内贸集装箱紧密对接服务市场,在推进国内货物运输“散改集”、冷链集装箱运输以及对接服务电商的快递箱体系上发挥作用;四是推动以“无运输工具承运人”为基础的多式联运制度体系建设,打通不同运输方式衔接的制度桥梁。

5、以打造重要的战略节点融入国际大循环

新的发展格局要求提升我国海运业的发展质量,提高我国海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加深度地参与国际大循环,获得国际物流供应的主导权。建议:首先,积极利用我国海外基建优势,建设海外港口和海陆运输枢纽,从制度和设施的双重维度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之间经贸合作和海运需求潜力,依托“一带一路”港口节点,继续发展国际航运业务,加强海运业务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的覆盖;其次,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打造辐射全国的水陆运输中转枢纽。在大湾区建设中,要重点关注海陆运输的衔接,充分运用“海铁联运”,实现大湾区港口海运与包括香港高铁在内的陆上运输的无缝衔接,塑造国内外经济共生发展的推进点。最后,借助海南对外开放政策红利期,创造海运业新的对外联系中心点。在对外开放方面,在海南进一步压缩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国际海运及辅助业外商投资股比限制,将国际集装箱运输、普通货船运输业务和无船承运业务等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充分释放国际海运服务市场的活力,引导跨国海运企业将业务中心向海南迁移调整,充分利用地区政策优势,形成新的跨境业务中心。 

 

中国航海智库建言编写组: 谢燮 刘颖
电话:010-65299836    传真:010-65299861    电子邮箱:liuying@cin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