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线山区航道通航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2016年8月28日,中国航海学会在重庆组织召开了由重庆交通大学、长江航道局、长江泸州航道局、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长江重庆航道局等8家单位共同完成的“长江干线山区航道通航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春宏领衔的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项目研究工作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并对该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立足于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需求,围绕长江干线山区航道通航建设与运行服务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采用现场观测、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计算、工程试验、仿真模拟等方法与技术手段,经过十余年产学研联合攻关,解决了长江山区航道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难题,发展了新水沙条件下长江干线山区航道整治理论,突破了长江干线山区航道滩群联动整治技术,探明了枢纽调节下山区航道典型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创建了基于电子航道图的山区航道运行服务系统。

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长江上游多项航道整治工程和数字航道建设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宜宾至重庆河段航道等级从Ⅳ级提高到Ⅲ级,航道维护最小水深从1.8米提高到2.7米;重庆以下库区段航道等级从Ⅲ级提升至Ⅰ级,航道维护最小水深从2.9米提高到3.5-4.5米,为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项目研究成果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进应用前景广阔。

图为“长江干线山区航道通航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