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航海学会

广东省航海学会(原名广州航海学会,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审批和广东省民政厅核准登记,于2003年5月7日更名)成立于1965年11月,是我国最早创建的省级学会之一,也是在十年“文革”动乱中全国唯一坚持“组织不散”、名称不改、活动不停”的学会。为此,本会曾十分荣幸地应邀参加出席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第一届),并在大会上发言,同时被评为《全国科技战线先进集体》,被中国科协领导赞誉为“南海一枝花”。此外,还多次荣获全国《学会之星》、广东省《先进学会》称号,在国内外航海界一直享有胜誉。

  为适应市场经济和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近年来,我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在生存方式、运行机制、活动形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社团组织在新形势下求生存、谋发展的新路,迄今已发展成为组织健全、管理规范、实力雄厚、具一定规模,并真正成为一个自主活动、自收自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科技社团。

  学会转轨后进一步树立“经营学会”的理念,坚持“两手抓”和“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即“一手抓学术活动,一手抓经营创收”。经过几年的实践,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开展学术活动是学会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学会生命力的源泉。我会大力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精神,积极促进学术繁荣与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人才的成长与提高,努力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服务。近年来,我会以务实的作风,紧密结合航运生产实际和航海科技发展的形势,积极组织开展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针对专业和行业的发展需要,适应科技工作者提高知识和能力的需要,每年举办各类学术报告会、技术讲座、培训班等10多次,积极为会员和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纽带桥梁作用,为科技工作者施展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提供广阔舞台,不断增强开展“三个服务”(积极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竭诚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努力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能力和实力,弘扬和培育“五种精神”(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攀登精神、团队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活跃学术氛围,本会将香港著名海商法专家杨良宜先生的捐款设立了《杨良宜学术教育奖励金》,从1993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已评选了八届,获奖论文120多篇;从2002年起,学会增设“广东航海科技优秀学术论文奖”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航海科技优秀学术论文,已评选了三届,评出优秀论文50多篇;每年都有优秀学术论文评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术活动的开展。同时,本会积极推荐优秀论文参评广东省科协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获奖4篇);推荐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技奖、学术年会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及中国航海学会优秀期刊论文等30多篇(部分论文获奖)。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航海科技进步,促进广东海事工作更好地为广东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华南航运业大发展,和促进海事人才成长,宏扬中华民族海洋文化,实现科教兴海和海洋战略目标做出贡献,自200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每届评选优秀论文等50多篇,并编辑、出版论文集。

  此外,学会秘书长李清烈应邀参加了在台湾基隆召开的“第一届海峡两岸航运科技学术研讨会”、在日本举行的“日韩中航海学术交流会”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为满足航运、港口等单位和广大船员要求,学会先后编辑出版了《华南沿海港口引航指南》(上、下集)、《船舶海事案例汇编》、《珠江航行安全论文集》等航海技术丛书,发行量10000多册。

 

  会刊《广东航海》创办于1965年(原名《广州航海》,从2003年第3期,总第202期开始随学会更名而更名,登记证号:粤内登字O第10063号),至今已出版219期(季刊)。办刊40多年,得到了国内外航海界的大力支持和关爱,尤其深受航运企事业单位、航运院校、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和船员的欢迎,同时,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与各方面的好评,读者遍及全国及港澳地区(国家图书馆、天津海军航保处、航运院校、香港霍英东图书馆等单位长期订阅和收藏)。创刊40多年来,学会努力提高办刊水平和刊物质量,尤其在编辑方面进行了较大改革,积极向核心期刊靠拢。版面从2004年第一期(总第204期)开始,由原来的小16开调整为大16开(A4纸),封面重新设计,排版与字体大小也作了较大改动,每页由原来的不到1300个字提高到2216个字。《广东航海》是一直深受读者欢迎与喜爱的科技期刊,对全面提高船员技术素质,特别是对提高华南的航海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华南航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会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从2000年开始,我会以项目为载体,以转化为目的,面向市场,积极承揽各种科技咨询、论证、技术服务等项目,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近年来完成的技术含量较高、比较大的项目有:码头类(包括电厂码头、石化码头、散杂码头)、航道类、路桥类、管线工程类、船闸、技术咨询类及其他项目共145项(至2007年底)。

  此外,我会不断加强船舶磁罗经技术服务工作,积极拓展校正市场。自2000年以来,先后开辟了香港、澳门、江门、惠州等地区磁罗经校正市场。同时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以优质高效、诚信服务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校正量逐年攀升,为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学会作为社团在全国率先成功申办了“广东华南海事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许可证证号:4401102)。该中心由本会出资设立,是经广东省司法厅核准登记和报司法部备案、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也是目前全国鉴定项目最齐全、执业人数最多(共42名)的海事司法鉴定机构。“广东华南海事司法鉴定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广东海事司法鉴定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对规范海事司法鉴定市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华南航运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学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中心目前鉴定业务范围是:海损事故司法鉴定、船舶检验司法鉴定、水域污染司法鉴定、救助打捞司法鉴定。

  回顾过去,历程辉煌;展望未来,前景灿烂。学会的未来,全凭我们创造;未来的学会,召唤我们创新。面向新世纪,广东省航海学会正以积极的心态、崭新的面貌、与时俱进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精神,豪迈地向“立足华南,联合港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既定目标奋进!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祖国的“南海一枝花”必定绽放得更加绚丽璀璨。

  学会宗旨

  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 精神,促进学术繁荣与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机构设置

  广东省航海学会现有单位会员51个,个人会员2600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五分之四以上),拥有一批较高水平的各类专业的航海专家;设有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学会办公室(办事机构);理事会成员107人(其中:理事长暨法定代表人1人,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人,副理事长21人,常务理事42人,理事42人);设有学术工作部,编辑工作部,另按学科设有15个专业工作部;并设有一个图书室和一个阅览室。

  业务范围

  学术交流、研究,科技咨询、通航安全论证、技术服务、船舶磁罗经自差校正、教育培训、航海技术资料编辑及销售。

  既定目标

  立足华南,联合港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学会地址:广州市沙面大街74
邮政编码:510130
联系电话:(020)81215007
     (020)81219155
传真号码:(020)84103363
邮箱地址:gzhhxh@163.com

网址:http://www.gdhh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