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庆安会馆

一、庆安会馆航海科普教育基地简介

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即庆安会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北路156号,地处奉化江、余姚江、甬江的三江口东岸,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落成于清咸丰三年(1853)。为甬埠北洋船商捐资创建,既是祭祀天后妈祖的殿堂,又是行业聚会的场所。1997年,由宁波市文化局接管并进行维修,根据庆安会馆建筑原貌和天后宫以展示妈祖文化为主的功能定位,辟为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

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庆安会馆)为宁波近代木结构建筑典范,平面呈纵长方形,坐东朝西,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有接使(水)亭、照壁、宫门、仪门、前戏台、大殿、后戏台、后殿、左右厢房、耳旁及附属用房,其宫馆合一、前后双戏台的建筑形制,国内罕见,充分体现了天后宫与行业会馆双璧齐晖的特色功能。会馆建筑上1000多件朱金木雕和200多件砖、石雕艺术品,采用宁波传统的雕刻工艺,充分体现了清代浙东地区雕刻艺术的至高水平,也为研究我国雕刻艺术提供了实物例证。

2001年6月,庆安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同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于2003年被列入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上级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庆安会馆不断挖掘和整合各方资源,完善管理、着力建设、拓展功能、丰富活动,基地建设颇具成效。

二、庆安会馆航海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成果

我馆对外开放以来,面对散客数量逐年增加、参观者层次结构日趋复杂化带来的压力,始终积极面对,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基地的管理机制,着力提升基地品质,充分利用本馆历史文化资源和馆舍空间,积极展开各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完善基地管理,确保爱教工作全面落实

通过部分免票的方式,扩大基地受益人群。自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庆安会馆实行了1.5米以下儿童、70周岁以上持有老年证者、持有残疾人证者、持有浙江省三十年教龄证者、博物馆学会会员或持有博物馆工作证者、现役军人、离退休干部、持记者证者、持有导游证者的免费制度,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票、未成年人个人参观免票,2008年至今,已接待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及国内外学者、专家、游客共计107.72万人次。  

通过不同人群区分讲解,强化基地教育功能。为有效宣传普及庆安会馆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使青少年学生、游客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庆安会馆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及其文化内涵,我馆重新编写了科学、准确、生动的导游词,并根据不同人群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和需要,由馆内的研究员、副研究员及馆员担任讲解员进行有区分和侧重的讲解,聘请社会上具有上岗证的导游担任本馆导游。同时,对担任讲解员的名单对外公布,接受社会评定、监督,以此提高讲解、导游水平。在已为各级领导、青少年学生、旅游团队的讲解后,普遍反映较好。此外,我馆还经常派员参加讲解员相关培训,并邀请相关培训机构就礼仪等内容对馆内员工进行专题培训,不断提升讲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通过专业的安防管理,确保基地安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一直是我馆工作的重点。一直坚持实行每月安全工作例会制度,重大活动和节日前都召开安全会议,切实做到各类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张表上墙,每年邀请宁波市消防培训中心专业人员前来传受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会馆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在会馆内建立防控地域安全检查点,安保人员每天不少于7次巡回检查,实时掌握安全动态。定期严格检测消防安防报警系统和馆内安防设施,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建立应对重大活动及预防台风等自然灾害预案,保证特殊时期会馆的对外开放安全和管理。与此同时,高度重视游客安全,在完善安全、消防、救护、游客高峰期和特殊时段的安全预案和措施等各种制度的基础上,增添设施,安排流动安全保护人员在景区内进行巡视。

2、着力基地建设,提升基地品质

立足基本陈列,传承基地历史文化。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的陈列,以庆安会馆的建筑为载体,以建筑的使用功能为线索,通过原真性场景或展示,形象生动地反映浙东地区的妈祖信仰、海事民俗、会馆商贸活动以及其建筑艺术特色,塑造“宫馆合一,古建瑰宝”文化主体形象,从而挖掘妈祖文化内涵,揭示海事商贸特征,凸现地域建筑特色,提炼浙东海事民俗文化精髓。主要设有《妈祖祭祀场景展示》、《妈祖与中国红》、《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等基本陈列以及《中国•宁波船史展》、《宁波妈祖文化与会馆文化》专题陈列,展品丰富、形式多样。馆内工作人员立足于馆内陈列所包含的妈祖文化、海洋文化、会馆文化等,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已相继出版《庆安会馆》、《信守与包容—浙东妈祖信俗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从宁波庆安会馆看清中叶妈祖文化地域化的演进》、《妈祖信仰与宁波海洋文化拓展》、《试论庆安会馆的当代利用》、《古越文化与日本民俗渊源考》等,并编制庆安会馆的光盘,以及庆安会馆开放的纪念币、纪念卡、珍藏邮票册、珍藏门票册,有效传承和发扬了庆安会馆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

立足馆舍资源,不断引进临时陈列。为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充分发挥爱教基地的宣传教育功能,我馆利用馆舍空间,先后举办了《火花》展览、《浙江省东方杯》群星书画美术获奖作品展览、《兰印花布、木雕工艺展》、《十里红妆》展览、《旅游门票藏品展》展览、《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和发现》展览、《俗居雅品•宁波民俗家具•宁波民间石刻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史迹》陈列、《传说中的那片海》、《千年海外寻珍》图片展、《海洋珍稀动物展》、《民间工艺南山景区根雕展》陈列、《宁波市首届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妈祖的故事》版面展、《西沙水下考古•生活•风景摄影展》、《文化名人与新中国》图片展览、《妈祖信仰剪纸》版面陈列、虞云彪先生油画展、宁波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学生制作的上海世博会10座微缩场馆展览、“我最喜爱的宁波十大城市雕塑” 候选作品展览以及第二届浙江省城市雕塑陈列展等主题陈列展示、《中国会馆图片展》、《妈祖信俗成功申报世界“非遗”图片展》、《庆安会馆整体功能提升规划图片展》、《宁波古城风貌展》等陈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临时陈列赢得了游客的好评。

综合各方力量,扩大基地对外影响。为充分发挥会馆爱教基地的功能,让广大民众受益,我馆与东胜街道、庆安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已合作举办十届民俗文化教育节;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万里学院等志愿者协会签订服务合作协议,给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场所,也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此外,积极参与“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文物部门主导的各项活动,同时也积极参与“中国旅游日”等旅游部门主导的各项活动,综合各方力量,做好基地对外宣传,扩大基地影响。

三、主要科普方式介绍

主要科普方式有以下几类:

(一)常规科普活动

主要以参观、考察及交流为主,借助于音频、视频等资料,在专职科普教育工作者的讲解中进行航海知识的普及和学习。如推出《中国•宁波船史展陈列》

中国有着悠久的造船历史和内涵丰富的海洋文化,是中华古老文明的组成部分,曾经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宁波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著名港口城市,是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独木舟就是其重要标志。中国船舶史,开篇便是我们宁波先民智慧的结晶,海洋文化离不开海与船,由此又产生了海上的保护神——妈祖。座落于宁波三江口东岸的庆安会馆是“妈祖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实物例证。

为此,庆安会馆在重新调整原“妈祖文化”和“浙东海事民俗文化”陈列的基础上,整合“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资源,与民营企业家合作,推出《中国•宁波船史展》,以此来挖掘宁波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系统、全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古代优秀的造船与航海技术,诠释精湛绝伦的船模制作工艺,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海洋文化和妈祖文化,充分发挥最佳的社会效益。

(二)主题航海科普活动

组织游客和社区居民参与科普活动。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航海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同台湾大学师生、北京大学古建筑系学生、甬籍台湾的大学生、宁波大学学生、北仑双语学校学生及部分大中小学校学生等免费参观庆安会馆。来自江北双语幼儿园的大班小朋友及韩国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庆安会馆学知识开眼界。举办小学生迎“六一”系列活动;与明日教育学校共同举办迎“六一”亲子游园活动,百余名小朋友和家长参加。

(三)参与互动类活动

历年暑假期间先后举办“小学生暑期迎奥运”绘画活动、“巧手绘彩蛋,同心迎奥运”活动、宁波港口历史文化讲座、组织百丈街道朱雀社区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观庆安会馆、乐源幼儿园 “亲子游感受家乡海上文化”活动等。举办小记者培训班,宁波小记者60多名小学生参观庆安会馆并在会馆内进行小记者实践活动,《小主人报》的80多名小记者在庆安会馆上摄影实践课程,现场学习会馆历史及陈列展览。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志愿者协会、宁波万里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等签订服务合作协议;接受宁波市十五中学实验校区团委组织的30名初一学生来到庆安会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四)与社区共建类活动

与庆安社区已连续举办十届民俗文化教育节。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在社区居民心中形成尊重历史、尊重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庆安会馆和庆安社区通力协作,通过历年民俗文化教育节的系列活动,将富有宁波特色的文化遗产成果送入社区,送到每一位社区居民的身边,让他们零距离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与精彩。

(五)特殊节庆日活动

每年的春节、国庆,均利用馆内戏台举办越剧折子戏演出,传统地域曲目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此外还有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煮汤圆、中秋节赏月音乐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场地资源,烘托传统节日氛围,开展各项惠民爱教活动。与此同时,每年的“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等特殊节庆,均举办陈列展览、“海上丝绸之路讲座”、“妈祖文化与会馆文化讲座”等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

四、科普工作下一步打算

1、提升改造,完善教育基地各项设施

庆安会馆作为宁波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几年的运作,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了充分展示庆安会馆的历史文化内涵,从根本上改善庆安会馆环境,完善陈列展示内容,提升整体对外形象,我们于去年7月正式启动了庆安会馆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有:对会馆参观线路、绿化设施、广场和停车场设置、公共厕所等服务配套设施进行整体改造提升,进行安澜会馆后大殿维修,同时推出《宁波妈祖文化和会馆文化陈列》,深度挖掘庆安会馆的历史文化资源,增强会馆的可看性与参与性,以更充分有效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和功能。总投入550万元左右。目前我们正安全、有序、稳步推进庆安会馆陈列改造整体提升工程,《宁波妈祖文化和会馆文化陈列》已于去年12月对公众开放。

2、健全制度,提升教育基地管理水平

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水平,除确保设施齐全、质量优良的硬件条件外,完善规章制度、改进管理办法、实现基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我们计划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建立服务承诺制度,向全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内容,重点在接待、咨询、参观、引导、讲解等方面完善承诺要求,提高服务水平;确定专门人员为未成年人参观学习提供服务,针对未成年人认知规律和特点,创新展示手段,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建立队伍培训交流制度,定期组织培训,开展学术活动,提高馆内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基地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建立开放式教育制度,继续“开放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思路,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开展教育活动,举办各种巡展、流动展览,让更多的市民群众受到教育;建立社会共建制度,积极联系社会各方力量,通过与社区、学校、企业共建共育,依托社会力量开展活动,扩大教育覆盖面。发挥各界人士参与建设、管理基地的积极性,形成一支常年投入工作的志愿者队伍;建立考核评比制度,加强基地内部管理考核,明确奖惩措施,形成监督、激励机制。

3、整合资源,扩大教育基地社会影响

立足于庆安会馆多年工作中积累的社会各类资源,开拓思维,积极创新,不断扩大教育基地在全社会的影响。首先,利用会馆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引进来”,发挥基地功能。比如之前我们一直与其他省内外博物馆、会馆、天后宫保持联系和沟通,引进不同地域文化的陈列,利用自身资源不定期举办的书画展、历史图片展等弘扬本地历史文化的临时陈列,举办志愿者讲解培训等等。此外,立足于会馆的馆舍空间,与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合作,举办民俗文化教育节、传统音乐会等各类活动。通过引进陈列、举办活动,把越来越多的不同人群引入会馆,不断丰实馆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资源,不断扩大会馆的知名度和影响,更好地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其次,通过“走出去”,把历史文化遗产送到群众身边。继续沿袭多年来陈列展板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的传统,进一步改进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今后可考虑采取为学生、社区居民、企事业员工开展文化专题讲座、互动活动等方式,让他们在家门口、在工作岗位上便有机会与历史文化遗产近距离接触,了解其中的灿烂辉煌。再次,加强与《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天一文化》、《阿拉旅游》、中国宁波网、浙江文物网、宁波文化遗产网等纸质、网络新闻媒体的交流往来,全力打造好庆安会馆的自有网站,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庆安会馆全景图
宫门
庆安会馆大殿
庆安会馆后戏台
庆安会馆前戏台
庆安会馆演出场景
庆安会馆仪门
庆安会馆仪门
天后宫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