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荐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人及候选团队的公示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评选全国创新争先奖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27号)的有关要求,中国航海学会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了本届创新争先奖推荐工作。在会员单位民主推荐、专家评议、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进行推荐的基础上,学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对会员单位推荐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新团队进行了认真、客观、公证的评议,形成了推荐的优先顺序。根据中国科协等四部门通知明确的条件要求和推荐名额,学会理事长办公会决定以下个人和团队为中国航海学会拟向上级部门推荐的候选人和候选团队,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天。

如对公示对象有不同意见,请以书面形式实名向中国航海学会反映。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一、拟推荐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人5名

丁树友  研究员级高工/常务副主任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严新平  首席教授/主任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华庆  研究员/副所长/总工程师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贾大山  研究员/副所长/总经济师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李  颖  教授/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  大连海事大学 

二、拟推荐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团队1个

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

联系人:孙敦屏

联系电话: 010-65299862  13661255909

附件:拟推荐候选人及候选团队主要成绩和贡献

 

丁树友同志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

丁树友同志一直从事挖泥船智能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主持研发了现代大型挖泥船智能监控技术,打破了欧美疏浚强国的技术垄断,使我国疏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广泛应用到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现代大型挖泥船上,为我国水运交通之港口航道建设及远海岛礁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主参编国际标准5项和国家标准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如下:

一、主持研发了绞吸挖泥船无人操控挖泥技术,使我国绞吸挖泥船智能控制技术跃升国际领先水平。

挖泥船是远海岛礁建设、海洋维权、港口航道、填海造陆等不可替代的高技术、高难度军民两用重大海洋工程装备,针对挖泥船 “眼睛”和“大脑”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国际首创了绞吸挖泥船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解决了绞吸挖泥船针对水下挖掘土质自主疏浚的技术难题,增强了“大脑”的智能化程度。

1、首创绞吸挖泥船智能自动挖泥三种自动控制模式和四种自动控制功能,研发了三种智能感知测量系统数据滤波算法,构建了挖掘与输送机理模型,发明了绞吸挖泥船智能自动挖泥控制方法。

2、研发了横移自动控制、绞刀转速自动控制、桥架升降自动控制、钢桩台车子自动控制器,形成了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器,实现了疏浚作业过程的无人操控。

3、开发了绞吸挖泥船智能型无人操控自动挖泥控制软件和成套系统,并应用到我国自主研制的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及天航局其他绞吸挖泥船,实船应用证明,与人工操控挖泥作业相比,施工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这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技术又取得重大突破,开启了我国疏浚行业智能自动化新时代。

二、作为主要研发人员完成“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项目中,主持研制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综合控制和信息化系统,构建了多区域多系统协同运行和疏浚作业集成监控与管理一体化平台,开发了国际首创的水下疏浚土质三维建模与显示、远距离潮位实时推算、基于土质的自主疏浚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实现了实景智能可视操作、精确疏浚和功率平衡自动调节,解决了疏浚装备在复杂多变工况条件下智能、高效疏浚作业的难题,为我国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贡献的“大国重器”提供了智能控制技术解决方案,推动了我国疏浚技术、装备产业和应用体系的跨越发展。

1、作为挖泥船“眼睛”和“大脑”的疏浚监控系统,其“眼睛”不仅要“看到”在水下位置和姿态,还应能“看到”挖掘什么土质,“大脑”并根据“眼睛”“看到”的疏浚土质采取与之对应的工艺参数进行高效疏浚作业,针对国际上这一技术空白,开发了:①疏浚土质三维建模与显示技术,使挖泥船“看到”当前挖掘和前方预计挖掘的土质。②基于疏浚土质的自主疏浚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建立了以疏浚土质为对象的施工工艺参数分析模型,计算机在后台利用大数据在线实时自动寻优分析,获得与疏浚土质相对应的施工工艺参数,提供给驾驶员或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高效率疏浚作业。

2、采用GNSS RTK/PPK水位测量技术和差分水位推算技术,国际首创长距离潮位实时推算方法,开发了远距离挖深精确控制技术,解决了传统岸边潮位站水位控制方法无法满足离岸远距离施工挖深精度控制技术难题。

三、主参编了国际上仅有的5项挖泥船ISO国际标准,其中主编《绞吸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ISO国际标准1项,参编《挖泥船术语》、《挖泥船分类》、《耙吸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和《抓斗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4项ISO国际标准,5项国际标准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1月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技术迈入疏浚强国之列,促进了疏浚技术走出国门,向世界分享我国经验,共享我国智慧。

 

严新平同志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

严新平教授是我国水路交通工程领域技术专家,长期从事水路交通工程领域的 教学科研工作,在船舶动力设备磨损诊断、航行风险控制、智能驾驶等方向有开拓 性工程应用成果。2019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近三年,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 8 件;出版专著 3 本;发表高水平论文 16 篇。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航海科技一等奖、中国科协百篇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优秀论 文奖、“海事工业计算机与信息技术”(COMPIT)国际会议年度论文奖(是已举办 18 届唯一中国作者获奖论文)、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年度荣誉人物(年度唯一)。 一、积极为疫情防控贡献科技智慧。疫情发生以后,作为疫区一线科技工作者, 他带领团队积极向中国工程院和武汉市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方舱医院应急管理 工作的建议”;在向交通运输部提出的有关在疫情中化危为机的资政建议中,提出 大力发展“载运工具非接触安全智能检测技术”等建议,得到交通运输部主要领导 的肯定和批示。 二、攻克智能船舶自主航行关键技术,研制船岸协同安全辅助驾驶等系统;建 立智能船舶的“航行脑系统”技术体系和虚实融合功能测试平台,推动我国船舶驾 驶主动安全技术与装备创新。 因处置不当、值班疏忽、能力不足等人因导致的船舶航行事故达 60%以上。他 主持研究船舶虚拟与智能驾驶等技术与装备,控制人因事故,增强船舶驾驶安全技术水平。针对船舶驾驶人因事故主动控制难题,率先提出智能船舶的“航行脑系统”技 术体系;发明融合真实环境和数字对象的在环测试方法,研制虚实融合的智能船舶 功能测试平台;突破航行环境与船舶状态等多源异质信息实时同步、范式表达与智 能融合技术,构建运动机理建模和优化搜索算法结合的欠驱动船舶智能航行控制模 型,研制具有感知增强、态势评估、航行决策等功能的船舶安全辅助驾驶系统,获 中国船级社认证;“极大提升驾驶员的夜间和团雾航行决策能力,让渡轮在突发浓 雾(能见度小于 500 m)情况下安全返航”。 成果在南京板桥汽渡和珠海万山无人船测试场等应用。德国汉莎出版社的国际 海事期刊报道了“航行脑系统”在长江汽渡应用,在 2019 年“海事工业计算机与 信息技术”(COMPIT)国际会议获唯一年度论文奖,也是已举办 18 届会议以来唯 一中国作者获奖论文;发表在《中国航海》2017 年第 40 卷第四期的论文“面向智 能航行的货船“航行脑”概念设计”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优秀 论文。 三、突破新能源船用关键技术,研制多能源动力系统综合试验平台、新能源船 - 7 - 舶能效管理、大容量储能电池管理和船用光伏并网逆变器等关键设备和系统,形成 船舶新能源利用的成套技术体系,为新能源在船舶上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和技术 基础。 水路运输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在航船舶所造成的大气和水污染问题已 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亟需解决。新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是最具革新性和代表性的 绿色船舶技术。 针对新能源船用系统的性能评估和安全保障难题,建立新能源船舶节能减排的 评估方法,攻克船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消防关键技术,研制船舶新能源安全保障远 程监视系统,有效提升船舶新能源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针对新能源船用系 统储能和能效控制难题,发明船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均衡与充放电管理智能控制方 法,研制船用大容量储能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提出基于通航环境要素的船舶 动力能效提升方法,研发新能源船舶能效管理系统;首次研制的船用光伏大功率控 制器和离并网一体化逆变器,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的产 品。 成果在我国远洋和内河运输船、邮轮等得到应用,建成的目前世界上最大船载 光伏离/并网系统在中远海运特运公司的“中远腾飞”轮上实际应用;发明的船用 光伏控制器、光伏逆变器等核心装置出口至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成果获2018 年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张华庆同志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

一、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

主要从事航道系统整治技术、波流共同作用下推移质输沙率、沿海深水航道淤积机理、港工结构等方面基础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果。2018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内河航道设施智能化监测预警与信息服务”。负责组建“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撑水运工程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河道及河口海岸水沙数值模拟软件包”。2018年中国科协将“悬浮隧道相关技术”列为面向未来的60大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之一。同年6月作为我单位领衔专家开展海底悬浮隧道的系列专项研究,全球首次开展了锚索式悬浮隧道水弹性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目前已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项目研究成果可为国家重大跨海通道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将大大提升深远海交通工程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在国际前沿的核心竞争力。

二、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

近年从事的大型国家级项目有:港珠澳大桥项目、长江黄金水道、岛礁建设和丝路建港等。

1.技术支撑港珠澳大桥重大工程项目

指导团队通过多手段创新性研究,从海床演变分析和工程对伶仃洋水沙环境、地貌形态和港口航道影响相对较小角度及桥墩、人工岛的局部冲刷情况出发,通过多套方案的比选及优化试验,确定了桥址位置、隧道长度、人工岛形状和尺度、大桥通航孔和非通航孔合理跨距;在模型试验的指导下,东西人工岛由原来的长条形调整为椭圆型并最终优化为鹅卵型,其迎水面宽度从最初的1000m缩短为625m;全面系统研究了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径流、潮流、泥沙及盐度等水沙动力特征、滩槽演变机理及对河口治理开发活动的响应,揭示了珠江口伶仃洋“微变性、趋稳性、可塑性”的重要特征,得出“三滩两槽”基本格局可以长期保持稳定的重要结论。在施工过程中,为基槽沉管安放提供了精准的泥沙回淤预报,为港珠澳大桥顺利建成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2.技术支撑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

长江河口是中国第一大河口,呈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格局,受潮汐、径流的双重作用,泥沙运动特性复杂,受到河口拦门沙问题的困扰,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始终难以充分发挥。为三期整治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技术指导我院开展了回淤原因研究,开发长江口专用数学模型,复演了长江口泥沙宏观运动过程和规律,揭示了北槽近底高浓度泥沙横向输移在航道回淤中的作用机制,定量分析了上游径流、外海潮位以及潮差、航道开挖深度、近底高浓度浑水等要素变化对航道回淤的影响,对南导堤加高工程措施的航道减淤作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为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原因研究以及南导堤加高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南导堤加工工程已实施,从实际回淤量看,南导堤工程改善了北槽泥沙环境、减少了泥沙回淤量,与模型研究结果一致。
长江下游芜裕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指导开展了芜裕河段航道水深提升的可行性研究,提出了航道整治技术方案,并结合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试验,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目前,本项目已开工实施。

3.技术支撑岛礁建设工程

在岛礁建设中,针对岛礁特殊地形下的波浪-结构-地基耦合作用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研究揭示了波浪传至礁缘后波浪破碎及演化规律和波浪对新型护岸结构的作用分布规律,建立了破碎带长度计算公式,提出了圆筒接缝处波高放大系数和新结构上的波浪力计算公式。项目基于X-CT测试技术揭示了钙质砂三维内孔隙分布规律,建立了考虑应变率效应的亚塑性本构模型;采用连续-非连续介质模拟方法阐明了钙质砂地基承载特性和破坏机理,提出了钙质砂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发了适用于远海岛礁的开孔式品型宽趾圆筒护岸结构,提出了稳定性设计计算方法及简化计算公式,解决了岛礁护岸结构工程设计中的重大关键技术。

4.技术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恶劣水文建港

在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资助下,经过海上丝路沿线二十多个关键节点港口工程的研究与实践,破解了海上丝路恶劣水文条件下建港系列难题。主要创新成果包括提出了丝路沿线关键节点建港水动力设计参数和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科学论证了恶劣水文条件和复杂地质建港可行性。揭示了中长期波浪对港池水体和船舶系泊的动态响应规律,保障了丝路沿线港口在恶劣水文条件下的安全运营。建立了丝路沿线港工新结构设计技术和方法,攻克了恶劣水文和软土地基条件下建设大型深水港口难题。

三、成果转化及市场能力

负责了国内外若干港口航道项目、内河整治项目、核电厂取排水海工项目、岛礁工程建设等。近三年以来,在沿海核电厂取排水海工项目研究中有技术创新和突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码头结构病害静动态无损诊断与性能提升技术、长江中下游岸滩生态控导理论与实践等11项科技成果经专家鉴定总体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和全国行业学会、协会科技奖励10项,其中中国航海科技特等奖1项(3/15),一等奖3项(1/15,2/15,1/15)、二等奖1项(2/10);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技一等奖5项(1/15,1/15,2/15,2/15,1/15)。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撰写著作2部。

 

贾大山同志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

贾大山同志长期从事水运行业和企业发展战略、竞争力研究、市场分析及预测等咨询领域的工作,2000年以来先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六项,其中 “面向二十一世纪水运发展战略研究” 2002年度交通部优秀水运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咨询二等奖,“公路水路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战略研究”2008年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海运发展战略研究”2014年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技一等奖,“促进我国港口转型升级政策研究”2014年获得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国际海运市场监管改革和开放研究”2019年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技二等奖。先后荣获“中央国家机关百优青年”“交通青年科技英才” “第四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对交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荣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相关研究支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交通部关于行业发展若干文件发布及企业决策。

近3年基础研究领域,(1)建立并不断完善“DESSPOR”行业战略分析模型。战略研究模型国家宏观和企业层面较多,但产业层面很少,结合相关战略模型,构建了“DESSPOR” 产业发展战略分析模型,提供了分析方法,支撑了了海运强国战略和内河优势战略研究;(2)海运发展模式研究。海运强国发展模式纵向不是一成不变的,横向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总结分析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界海运强国发展模式演变,以及当今美国、日本和欧盟海运强国发展模式,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制度优势,抓住技术变革、海运新生态形成历史机遇,形成中国特色“生态融合发展模式”海运强国发展模式,着重从海上运输、港口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个方面对模式进行进一步诠释;(3)世界一流港口评价。世界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前10大港口中我国均占有7位,针对发展面临新形势和向世界一流迈进的态势,提出了世界一流港口内涵和评价指标。

近3年研究与咨询的应用成果。个人长期研究成果支持了国务院和行业战略政策的出台,如支持交通部发布《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战略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发展面临新形势,研究支持了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都为行业发展起到巨大作用。长期负责多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关研究,其中共同负责203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研究为“上海市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提供了支持。近3年战略政策研究支持的行业文件有:2019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推进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的意见》,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局《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交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等7部委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等7部位《关于大力推进海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近3年专著与论文:先后出版著有《中国水运发展战略探索》、《海运强国战略》、《内河优势战略》和《海运强国发展模式》等专著,其中2018年人民交通出版社《海运强国发展模式》(第一作者)。先后发表论文170多篇,其中近3年20多篇,其中代表论文有:2019年“抓住新时期发展机遇 加快内河航道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大力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 促进内河船舶高质量发展”和2019年“世界一流港口发展认识”,2017-2020年沿海港口年度发展回顾和展望,中国远航航务大山侃海运全面介绍海运各个领域发展。

 

李颖同志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

李颖同志瞄准石油储运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技术与装备的重大需求,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海洋公益等项目持续支持下,国内外首次构建了“广域精确探测—主动精细识别—原子精准溯源”成套技术与装备体系,在传感器分辨力不足、微量油探测难度大、污染溯源准确率低等技术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国家石油储运安全与监管体系核心装备自主创新国产化、功能完备化、光谱精细化、溯源精准化,支撑了石油储运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揭示了荧光光谱与石油烃分子结构(共轭π键数)作用机理,创建了微量油主动式荧光精细识别技术。发明了水拉曼激光荧光光谱校正和衍射光栅光谱仪多层镜面分割分光方法,攻克了主动荧光与高灵敏光栅光谱仪一体化探测、荧光信号准确捕获等技术难题,研发了微量油主动荧光精细识别装备,最低探测浓度降低至0.5 mg/L,引领了我国主动荧光溢油探测技术跨越式发展。

2.揭示了石油烃组成与传感器光谱响应定量表征关系,攻克了宽谱段高分辨溢油广域探测技术。构建了国际首个海洋运输油品光谱库并实现海空同步定标;突破了全谱段多模态通道参数匹配优选、面阵探测器摆扫成像技术瓶颈,研发了紫外到长波红外宽谱段高分辨溢油探测装备,光谱通道1348个,视场73°;实现毫米级成像、纳米级光谱分辨、亚像元级信息提取,广域探测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

3.发现了石油烃稳定同位素质量分馏规律,解译了石油烃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13C/12C原子比组成特征,构建了海洋运输典型油种可精准溯源的19项量化指标,提出了石油烃碳稳定同位素精准溯源新技术,建立了油污染稳定碳同位素溯源分析系统,实现从分子定性到原子定量水平的技术飞跃。

4.形成了一套支撑我国石油储运安全与监管体系建设的“精确探测-精细识别—精准溯源”全链条关键技术装备体系,实现了油污染大范围探测“定得出”、精细识别“看得见”、精准溯源“辨得准”功能全覆盖,革新了石油储运安全监管技术与装备,支撑了从日常监管到应急反应全方位能力建设,满足我国石油储运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重大需求。

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52篇,编制国家行业标准2项。研发的宽谱段高分辨溢油探测、微量油主动荧光精细识别和稳定碳同位素溯源等核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石油、中广核等机构及桑吉轮、蓬莱19-3、大连7.16等溢油事故应急,为海事、海洋、港口航运、石油石化等行业提供技术支撑。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连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0余项。建成交通运输领域首个“海上交通安全与空间信息技术” 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使我国石油储运安全监管体系、国际履约能力及话语权迈上新台阶。

 

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主要成绩和贡献

连钢创新团队,核心成员32人,其中博士1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职称13人。团队作为青岛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的核心成员,以码头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为研究方向,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目标,破解了国际上自动化码头建设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的瓶颈,构建了全球首个“氢+5G”智慧生态码头,为世界港口提供了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率、全智能、更安全、零排放的自动化码头中国方案。主要技术创新如下:

1.完成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设计

提出了多目标优化算法、评价模型,自主规划设计了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体平面布局方案,确保集装箱每一次移动均为有效移动、增值移动,确保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世界第一。获得专利4项(见附件22-25),发表论文1篇(见附件44)。

2.首创高性能、大容量、安全可靠的自动化码头双活数据中心

秉承“全双活建设、不停机服务”理念,构建了“异地双活模式”的数据中心,为现场上百台机器人作业,提供了统一指挥的协同平台。发表论文1篇(见附件45)。

3.首创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

提出了基于Petri网和集装箱码头智能调度深度学习模型与算法,解决多个部门、多种设备间的严格分工与有机协作问题,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获得专利4项(见附件4-6、19),获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见附件30)。

4.首创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旋锁技术及系统

成功突破了集装箱锁孔精准探测与锁具控制技术,首次实现了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彻底实现人机分离,确保本质安全。获得专利2项(见附件7、8),发表论文1篇(见附件46),获中国港口协会技术发明奖(见附件26)。

5.首创港口大型机械“一键锚定”自动防风技术及系统

系统可在2分钟内完成任意一台或所有大型机械的快速自动锚定,有效解决了港口大型设备防风的世界性难题。获得专利4项(见附件1、3、9、10),发表论文1篇(见附件47),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见附件27)。

6.首创非等长后伸距自动化桥吊

桥吊后伸距减少12米,使设备自重降低50余吨,陆侧车轮降低轮压6吨。有效降低了码头建设成本、设备制造成本和设备运营维护成本。获得专利1项(见附件21),发表论文1篇(见附件48)。

7.首创自动导引车头(AGV)分布式浅充浅放循环充电技术及系统

发明了小容量、长寿命、高功率的AGV钛酸锂电池动力系统和分布式浅充浅放循环充电模式,电池重量从13吨减为2吨,循环寿命从2年延长为10年,是目前重量最轻、唯一续航时间无限制的AGV。获得专利8项(见附件2、11-17),发表论文1篇(见附件49),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见附件28)。

8.完成自动化码头重载高速轨道系统设计

采用五级缓冲减震的重型轨道固定方法,提出了高速轨道吊纯平轨道工法,解决了轨道基础不均匀沉降、轨道免维护及轨道吊减震和缓冲问题。发表论文1篇(见附件50)

9.首创首创陆侧交互区集卡全自动收发箱系统

研发了对全类型集卡拖车轮廓扫描识别及集卡防吊起技术,实现了高精度、全自动的堆场陆侧自动化装卸作业。获得专利1项(见附件20)。

10.首创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监管系统

运用EDI、物联网、大数据、自动控制等技术,构建了包括海侧全自动先期机检查验系统、智能梯口机综合管理系统等在内的智能监管体系,进一步降低了物流成本,实现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人、顺势、高效、智能化监管。获得专利1项(见附件18),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见附件29)。

技术成果应用在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阿布扎比港、意大利瓦多港等,从根本上颠覆了人工码头的操作方式和管理模式。码头现场空无一人,减少操作人员80%,创造了平均作业效率36.2自然箱/小时、最高作业效率44.6自然箱/小时的世界纪录,超全球同类码头50%,并首超人工码头。

团队获评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获得全球“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杰出成就奖”和“自动化码头最佳效率奖”,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市级以上科技奖项17项(见附件31-43);申报专利108年,获得授权专利48项;申报国际PCT专利5项,获得日本授权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4个;发表论文68篇;制定团体标准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