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硬件日益创新发展软实力紧跟

今后长江的客户托付集装箱,或将像买一张机票一样,可在平台上自由选择;中国制造的豪华邮轮定在2023年前下水;浦东机场三期工程计划明年9月建成投运。

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自动化码头产量创新高

作为全国首个全自动化的港口,洋山港在一次次探索中不断突破。
2017年12月,洋山四期开始投入运营,开港时,其全自动化的码头生产令人惊叹。四期地处整个洋山深水港的最西侧,依托颗珠山岛及大、小乌龟岛围海填筑形成,总用地面积223万平方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

码头装卸作业采用“远程操控双小车集装箱桥吊(简称‘桥吊’)+自动导引车(简称‘AGV’)+自动操控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简称‘轨道吊’)”的生产方案,驾驶人员可以在办公室内通过远程操作台控制桥吊和轨道吊,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劳动环境,极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女性也可以成为大型器械的驾驭者。

上港集团自主研发了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系统),结合洋山四期装卸设备的实际特点,创新研发了指令调度架构平台,高效率地组织码头现场生产。

半年后,2018年7月18日晚,洋山港四期实现“昼夜吞吐量”和“单机产量”的双突破。上港集团尚东分公司(洋山四期码头运营主体)昼夜集装箱吞吐量首破万箱,桥吊昼夜单机平均产量突破900标准箱。那一夜,码头灯火通明。
尚东分公司总经理柳长满介绍,目前码头已形成13台桥吊、70台轨道吊、80台AGV的生产规模。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自动化码头将形成16条作业路、44个自动化箱区的生产规模,昼夜吞吐量超1万标准箱将成为码头生产作业新常态。

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51亿吨,同比增长6.9%;集装箱吞吐量402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3%,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

亚太门户复合航空枢纽确立

国际物流有洋山港,国际客流有邮轮港。

2011年10月15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开港。游客的热情推动上海邮轮经济迅速增长。
宝山区政府公开信息显示,仅过3年,也就是2014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接靠邮轮216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约110万人次,分别约占全国的46%和64%,超过新加坡首次成为亚洲接待游客人数最多的邮轮母港。如今,该港已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邮轮母港。
根据上海的发展预测,未来仅在上海运营的邮轮,其船供市场规模就达50亿元,若建成具有“全球采购、全球配送”功能的邮轮物资配送中心,将带动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范围物资采购量呈几何级增长。
空港的发展同样蒸蒸日上。
2017年,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12亿人次,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四;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10年排名全球机场第三;国际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全国占比分别达1/3和1/2,成为大陆第一空中门户。亚太门户复合航空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据上海机场集团介绍,浦东机场第5跑道预计2018年年内投入运行,在建的浦东机场三期工程计划2019年9月建成投运,浦东机场年客货设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届时两场年客运设计保障能力将达到1.2亿人次。虹桥机场T1航站楼B楼将于2018年下半年改造完成投入运行,虹桥机场T1航站楼改造工程将全部完成,服务品质将得到整体改善。

硬件与软实力两手抓

航运中心建设硬件发展日新月异,软实力也从未放松。上海正考虑着手在港航业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口岸监管模式和服务环境、以及完善口岸信息共享机制等三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接下来,智慧港口的建设还会有怎样的可能?

“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不外乎有码头运营的自动化、远程操作、远程诊断、物联网、互联网感知、智慧监管、大数据、可视化等内容。”上港集团总裁严俊此前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正在建设长江港航综合服务平台,希望加大对长江流域的辐射,让长江流域的客户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货物可视化,包括货物状态跟踪、选择船公司等一系列业务开展都可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以后长江的客户托付集装箱,就像买一张机票一样可以在平台上自由选择。”

在《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 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打响“上海服务”品牌的十三个专项行动。 这十三个专项行动中包括了提升航运服务能级行动。

其中,专项行动分别提出了三点要求:建设一批现代航运设施标杆工程、打造一批现代航运服务示范项目、打造一批区域航运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

上海市交通委介绍,上海将完成洋山四期工程后续工作,加快推进外高桥港区八期工程建设。优化上海地区空域结构,深化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提升两场航班放行正常率。提升国际航空货邮中转功能,推进快件、冷链物流和跨境电商等细分业务开展。发展机场旅客中转业务,扩大旅客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推进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后续工程建设,优化完善综合交通和口岸配套设施。建立邮轮旅客凭票进港凭票登船机制。

根据计划,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